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规范学习行为四十条及重点十条.pdf
文件大小:245.82 KB
总页数:4 页
更新时间:2025-04-02
总字数:约3.71千字
文档摘要

规范学习行为四十条及重点十条

规范学习行为四十条

一、制定计划

1、根据自身实际和教学部的《周进度》,制定适合自己、简明扼要的学期学习目标和计

划。树立“堂堂清、日日清、周周清、月月清”的学习理念。

2、分学科制定学科计划。总结强势学科的学习方法和经验,分析弱势学科的差距所在,

注重课余时间的分配。

3、确定分科和总分提高目标和追赶目标,向优秀的同学学习,改进不良学习习惯,树立

“每天进步,高考成功”的信念。

4、坚定自己的“大学梦”,利用各种形式鼓励自己,确定自己的励志格言和学习的榜样

,不断向自己的理想大学和目标迈进。

5、学会反思自己得失,学会调节自己情绪,用最佳状态来学习。

二、预习

6、先预习后听课,明确预习的目的,做好学期预习、周前预习、课前预习。养成预习习

惯,形成主动学习的作风。

7、预习中要学会阅读课本,做到慢读、细读和复读“三步阅读”,学会用已知知识解决

未知问题,做到在课本中找问题,在试题中找重难点,在课外找信息。

8、预习中要学会思考、善于思考,通过预习知道自己会了什么、不会什么、似是而非会

的是什么(以上简称“三会”)。善于提出预习问题,养成带着问题上课的习惯。

9、不断总结适合自己的预习方法,建立学科预习笔记,学会在课本上作好“三会”预习

标示。

10、预习是提高课堂学习效率的有效方法。要树立“凡事贵在坚持”的思想,扎扎实实做

好“三预习”(即学期预习、周前预习、课前预习。)

三、上课

11、侯课铃响后进入教室,按时上课,不迟到、不早退、不旷课。班长喊“起立”后,动

作迅速、规范。上课迟到,要在门外喊“报告”,得到老师同意后,方可进入教室;特殊

情况必须离开教室时,须得到教师允许后,方可离开。

12、上课精力要集中,听、说、读、写的坐姿、站姿端正,保护视力,不趴在课桌上或翘

着凳子听讲,不吃东西、喝水,不频繁看表、转笔、转书。认真听讲,做到眼到、耳到、

手到、心到。时不只从自己的兴趣出发,要多考虑学习需要。

13、听懂课是听课第一步,但是听课并不是以听懂为目的,对知识的掌握才是目的。要学

会“课堂同步学习法”,边听边思考,利用一切间隙用来掌握落实,切实提高课堂效率。

当听与记发生矛盾时,以听懂为主;当听课“卡壳”时,不要停下来找原因,应简要记下

来,以免影响后边听讲。

14、积极回答问题,说普通话,声音洪亮,让全体学生都听到;别人回答问题时,自觉对

照自己掌握情况。敢于发表见解,积极参与课堂讨论,讨论声音要轻,以本组同学听到为

宜。大胆质疑,不懂就问,主动向老师或同学请教,不留知识盲点。做好课后能起到复习

作用的听课笔记,主要记录知识要点、重点、疑难问题、听课体会。

15、老师作演示实验时,注意老师提示的实验要点、动作要领,并认真观察。进入实验室

,遵守规章制度,注意安全,认真观察实验结果,写好实验报告。进入微机室,遵守操作

规程,爱护机器设备,不乱上网、打游戏,作好上机记录。

四、课间

16、教师宣布下课后,班长喊“起立”,学生立即起立,先让教师先走。要安静进出教室

,做到不拥挤、喊叫。如有问题,可随老师到办公室或走廊提问。

17、课间可轻微活动四肢,或在室内窗前远望,也可闭目养神。不作剧烈活动,不在走廊

上大声喧哗、追逐打闹、出怪声、起哄或进行激烈活动。

18、课间不能远距离外出,如果下楼要按时赶回。及时上厕所,以免影响下节课的听课。

19、根据自己的精力,课间可利用几分钟时间和同学商讨上节课不明白的地方,或者浏览

下节课要学习的内容。

20、值日生要及时擦黑板,清理讲桌。学科代表主动帮助老师拿教具。值日班长要注意学

生到班情况,维护课间秩序。全体同学要提前准备下一节课学习课本、材料和用品,侯课

铃响后端坐静候老师上课。

五、作业

21、先复习后做作业,做作业前要先复习所学知识,在弄懂学会的基础上再做作业,对于

每天的作业要做到有计划的完成,合理安排时间,提高作业效率。

22、做作业时要仔细审题,理清思路和方法,计算题不用计算器,提高计算能力。做题格

式规范,书写工整美观,养成严谨的作业习惯。按时、独立完成,不抄袭他人作业、不代

他人完成作业。

23、在完成老师布置的书面作业的同时,如有余力可选择做其他提高性作业,要注重非书

面作业,尤其是阅读、记忆和预习性作业。要注意运用阅读、记忆和预习规律,主动学习

、自主学习。

24、先自主红笔纠错后再听讲评,及时总结错题并经常复习。

25、作业要及时完成,及时上缴。科代表要及时收发作业(课下收发作业,课上收发资料

、作业,要有老师在场),课代表要向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