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病流行病学传染病由传染性病原体或其毒性产物所致的疾病。病原体通过感染的人、动物或储存宿主直接或间接地发生传播,感染易感者。病原体细菌破伤风病毒脊髓灰质炎立克次体恙虫热支原体非淋菌性尿道炎衣原体沙眼螺旋体梅毒霉菌和寄生虫脚气血吸虫病其它媒介疯牛病病原体的特性传染力:引起易感宿主发生感染的能力。致病力:侵入宿主后引起临床疾病的能力。毒力:感染机体后引起严重病变的能力。常见传原体的传染力、致病力和毒力病原体的变异性分类耐药性变异结核杆菌抗原性变异甲型流感毒力变异霍乱传染病流行趋势结核病鼠疫白喉霍乱疟疾脊椎灰质炎(二)新传染病不断涌现艾滋病军团病SARSH7N9O157Ebola、Marburg疯牛病新发传染病的分类1.新病原体引起的新发传染病:Ebola2.新变异株引起的新发传染病:SARS3.新认知的新发传染病:丙型和戊型肝炎、军团菌病和莱姆病(lymedisease)等。4.新确认的新发传染病:幽门螺旋杆菌传染病发生的基本条件感染谱传染病的流行过程流行过程流行过程(epidemicprocess)是指病原体从一个感染的机体排出,经过一定的转移途径,转入另一个易感机体而形成新的感染,并不断发生、发展的过程。传染病流行过程的基本条件传染源体内有病原体生长繁殖并能排出病原体的人和动物。传染源的种类传染病患者的病程和传染期潜伏期自病原体侵入机体到最早临床症状出现这一段时间。传染期病人排出病原体的整个时期潜伏期病原携带者(incubatorycarrier):如麻疹、白喉、霍乱、痢疾等。恢复期病原携带者(convalescentcarrier):如伤寒、白喉、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脑)和乙型肝炎等。健康病原携带者(healthycarrier):如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脑、伤寒、乙型肝炎等。动物作为人类传染病传染源的主要条件对病原体易感、感染率高;密度较高;传播途径容易实现;与人关系密切。自然疫源性疾病病原体在自然界中的动物间传播,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传给人所致的疾病。具有严格的地方性特点。鹦鹉热、鼠疫、莱姆病、登革热、流行性出血热、西尼罗热人畜共患疾病在脊椎动物和人之间自然传播的疾病和感染,即人和脊椎动物由共同的病原体引起的并在流行病学上有关联的疾病。炭疽病、鼻疽病、猪丹毒、布氏杆菌病、结核病、口蹄疫狂犬病、疯牛病、钩端螺旋体病二、传播途径
(routeoftransmission)传播机制(mechanismoftransmission)病原体更换宿主的过程。传播媒介(Vehicle)帮助病原体到达新宿主的媒介物,也称传播因素。传播途径病原体更换宿主在外界环境下所经历的途径。经空气传播的流行病特征传播途径易实现,易爆发流行;冬春季高发;少年儿童多见;未免疫预防人群周期性升高;受居住条件和人口密度的影响。2.经水传播方式:饮用水污染传播疫水接触传播饮用水污染传播的特征病例分布与供水范围一致;除哺乳婴儿外,其余人群均可发病;如经常被污染,可表现为慢性流行经过;如一次性严重污染,可出现爆发流行;水源停用或净化后,爆发或流行可平息。疫水接触传播特征疫水接触史;地区、季节与职业上的差别;多见于与疫水接触的人群;大量易感人群与疫水接触可爆发;对疫水采取措施可控制发生。3.食物传播特征吃污染食物者发病,不食者不发病;一次性大量污染,可形成爆发;停止供应该食物后,爆发即可平息;潜伏期较短。4.接触传播(1)直接接触没有外界因素参与下,传染源直接与易感者接触。(2)间接接触易感者接触了被传染源的排出物或分泌物污染的用品所造成的传播。5.节肢动物传播机械性传播通过接触、反吐或随粪便排出病原体污染。生物性传播病原体进入节肢动物体内后,在其肠腔或体腔内经过发育、繁殖后,才能感染易感者。经节肢动物传播特征地区性西尼罗热职业性森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