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考虑现场试验设计,以新兵为研究单位,评价重组干扰素预防呼吸道病毒感染的效果收集基线信息如人口学特征(性别、年龄、文化程度、民族、婚姻状况等)、身体状况(疾病既往史、体质等)、呼吸道病毒感染年患病率等。资料二问题8:选择该目标人群对开展此项研究是否合适,为什么?还有哪些人群可以候选进行该研究,各自有何优缺点?参考:目标人群在选择的时候要遵照以下原则:1、选择对干预有效地人群,即选择易感人群,同时预期结局事件发生率较高人群。2、注意研究对象代表性,即具备样本应具备的特征3、容易随访人群,即相对有组织的人群。4、选择干预措施对其有益或至少无害的人群。5、选择依从性好、乐于接受并坚持实验的人群。资料二在以上原则中,新兵作为研究对象为流感高发者,且稳定集中、便于随访符合了1、3、4、5、等条件,但在第2点上新兵为18~25岁,年龄覆盖相对不广,且只有男性。如果研究目的是针对整人群则代表性不足;如若是针对新兵人群,另为考虑。可以选择社区人群,在代表性上较好外推。但依从性与易感性上不如新兵好。资料二问题9:与资料一比较,同为干预性研究,此次实施方案是否有所区别?资料二双盲:指执行研究者和研究对象都不知道每个对象被分配到哪一组,需要有第三者来负责安排、控制整个试验。这种盲法主要用于药物临床试验研究。它的优点是可以避免研究者和研究对象的主观因素所带来的偏倚。缺点是方法复杂,较难实行。一旦研究对象在试验过程中发生事先未预料到的意外反应,需要采取紧急医疗措施时,负责此项试验研究的第三者若不能及时查出此对象所在的组别,将耽误对研究对象处理的时机。三盲:不仅研究者和研究对象不了解分组情况,而且负责资料收集和分析的第三者也不了解分组情况。这样可以更客观地评价反映情况。资料一采用的是社区干预实验、主要是针对社区人群整体。该资料采用的是现场试验,干预单位是个体,即将干预措施具体分配到每个个体。资料二问题10:样本估算合理吗?为什么?样本量确定干预措施实施前、后研究人群中研究事件的发生率第I型(α)错误出现的概率第II型(β)错误出现的概率单侧检验或双侧检验研究对象分组数量考虑失访和抽样方法非连续变量样本大小的估计N:为计算所得一个组的样本大小资料二问题11:何为安慰剂,就本研究来讲对安慰剂有什么具体要求?所谓安慰剂,是指既无药效、又无毒副作用的中性物质构成的、外形似药的制剂.安慰剂多由葡萄糖、淀粉等无药理作用的惰性物质构成在本实验中,安慰剂应该在外观、颜色、大小、味道上与实验药物相近。同时在使用安慰剂后对研究对象的病情无严重影响。资料二问题12:何为盲法?就本研究来讲采用哪种盲法较好?为什么?实验流行病学研究信息的真实性往往容易受到研究对象和研究者主观因素的影响,产生信息偏移。为避免这种偏移而采用盲法,所谓盲法是一种避免知晓研究对象获何种处理的策略。盲法设盲对象受试者研究者结局评估或数据分析者不盲单盲双盲三盲×√√√××√√×××√由于本研究尚可考虑采用三盲方法。三盲方法可以避免来自研究对象,观察人员和统计分析人员的主观偏移,但方法复杂,较难实行,且一旦出现意外,较难及时处理,不适用于危重病人资料三问题13:这是何种类型实验性流行病学研究,与资料1、2相比有什么特点?这属于临床试验。与资料1、相比。它是以个体为研究单位。与资料2(自然人)相比,它是以病人为研究对象。资料三本次作业:问题14:研究对象的选择有无不妥,为什么?问题15:分组是否合理?为什么?问题16:效果的评价标准客观吗?为什么?问题17:有关结论是否真实客观?为什么?资料三问题18:如果由你主持该研究你将如何设计(对象数量、选择、分组、效果评价)1、目的:2、研究对象:排除标准:提出标准:3、分组和实验方法4、研究药品:实验组用药对照组用药5、给药方法:6、观察项目7、疗效判断标准按照这一思路进行设计资料三流行病教研室
实验研究
流行病学本次课内容回顾知识实习演练实验流行病学也称流行病学实验,是指研究者根据研究目的,按照预先确定的研究方案将研究对象随机分配到试验组和对照组,对试验组人为地施加或减少某种因素,然后追踪观察该因素的作用结果,比较和分析两组或多组人群的结局,从而判断处理因素的效果。追踪观察结局事件不发生结局事件发生结局事件不发生随机分组实验流行病学研究原理示意图结局-结局+实验组(干预措施)对照组(对照措施)样本目标人群结局+结局-实验流行病学的基本特点(前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