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巍宿迁市第一人民医院药学部2017.04抗菌药物使用强度计算及影响因素
抗菌药物管理质控指标门诊抗菌药物使用率≤20%急诊抗菌药物使用率≤40%住院抗菌药物使用率≤60%抗菌药物使用强度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评价指标及要求三级综合医院抗菌药物使用强度≤40DDDs/百人(每100人每天消耗DDDs数)2011年全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方案
使用强度大小比较哌拉西林3.375gtid左氧氟沙星0.5gqd阿莫西林1gbid
1、抗菌药物使用强度计算
说明只统计住院期间口服、肌注或静脉给药的抗菌药物外用制剂(滴眼液、滴耳液、乳膏等不纳入统计)只统计住院期间的抗菌药物消耗(长期医嘱和临时医嘱),不统计出院带药中的抗菌药物
概念:住院总天数某抗菌药物总g数
使用强度计算举例-1患者,腺样体切除术,住院7d,使用头孢呋辛2.25gbid预防感染,共使用5d1、消耗量=2.25g×2×5=22.5g2、DDDs=22.5g/3g=7.53、使用强度=7.5/7×100=107.14如果每次用量改为1.5g,则强度为71.4如果每次用量为1.5g,预防使用3d,则强度为42.8
使用强度计算举例-2患者,腮腺肿物切除术,住院7d,联合使用头孢硫脒2gbid+奥硝唑0.5gbid预防感染,共使用6d1、消耗量:头孢硫脒2g×2×6=24g奥硝唑0.5g×2×6=6g2、DDDs:头孢硫脒24g/3g=8奥硝唑6g/1g=63、使用强度=(8+6)/7×100=200如果只用头孢硫脒,则强度8/7×100=114如果只用头孢硫脒,预防使用3d,则强度为57如果每次用量为1g,预防使用1d,则强度为9.5
参考值50
2、使用强度常见的影响因素
影响因素
2.1减少无指针的抗菌药物使用预防用药:一类切口能不用的尽量不用,能用一次的不用一天治疗用药:非感染患者,不使用抗菌药物;非细菌感染性疾病,病毒感染;感染的诊断或依据,非感染诊断
预防用药清洁手术:一般不需要使用抗菌药物,如存在下列情况可使用清洁-污染:需要污染:需要污秽-感染:治疗
原则上不需预防使用抗菌药物的手术甲状腺手术、乳腺手术、腹股沟疝修补术、关节镜检查术、颈动脉内膜剥脱术、颅骨肿物切除术、经血管途径的介入诊断手术体表肿物切除术、鞘膜积液切除术、睾丸固定术、赘生指切除术、肌性斜颈治疗术、淋巴管瘤切除术子宫及附件良性肿物切除术、输卵管切除术、输卵管妊娠切开取胚术、附件切除术、卵巢畸胎瘤剥除术、卵巢囊肿剥除术、子宫肌瘤剥除术(除外截石位手术和经阴道手术)腮腺良性肿物切除术、颈部神经鞘瘤摘除术、面颈部脂肪瘤切除术(未涉及口、鼻腔及唾液腺)、颈动脉体瘤摘除术、下颌下腺良性肿物切除术等如果有指南、共识或临床路径建议使用,可以参考。
术前0.5-1h给药若手术需要使用抗菌药物需要预防用药,建议在开具医嘱时备注“术前30min给药”时机1、一般:皮肤、黏膜切开前0.5-1小时或麻醉开始时2、万古霉素\氟喹诺酮类输注时间长,可于术前1-2小时给药
2.2控制日使剂量
头孢呋辛2.25g或4.5g/次头孢地嗪2gbid头孢曲松2gbid抗菌药物局部应用长期医嘱中用药在临时医嘱中整盒开具出院带药在临时医嘱中开具
2.3疗程合理,避免二重感染
预防用药维持时间过度延长用药时间并不能进一步提高预防效果,且预防用药时间超过48h,耐药菌感染机会增加。1、手术时间≤2小时:清洁术前一次即可2、手术时间超过3小时所用药物半衰期的2倍以或成人出血量超过1500ml,术中追加一次清洁手术(Ⅰ):预防时间不超过24小时清洁-污染(Ⅱ):24小时污染手术(Ⅲ):一般24小时,必要可延长到48小时采取综合措施减少术中或术后感染
治疗感染抗菌药物疗程因感染不同而异,一般宜用至体温正常、症状消退后72-96小时,有局部病灶者需用药至感染灶控制或完全消散。血流感染、感染性心内膜炎、化脓性脑膜炎、伤寒、布鲁菌病、骨髓炎、B组链球菌咽炎和扁桃体炎、侵袭性真菌、结核病等需要较长的疗程方能彻底治愈,并减少或防止复发。
二重感染大剂量超广谱抗菌药物的使用长疗程使用抗菌药物过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