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妊娠期贫血及其规范管理 .pdf
文件大小:167.99 KB
总页数:3 页
更新时间:2025-04-03
总字数:约2.47千字
文档摘要

妊娠期贫血及其规范管理

一位孕妇在28周时出现了轻度贫血,并没有进行相应的治疗,而是经过调

整饮食结构,采取“食补”的方式进行自主治疗,结果再次检查却出现了中度贫

血,这样的情况在产科的检查中偶有发生。女性对于贫血的认识不足,尤其是妊

娠期贫血问题,其实会给母婴安全带来严重的隐患和威胁,需要加强对妊娠期贫

血的规范管理,而不是采取自行食补的方式改善贫血症状。

一、妊娠期贫血的原因

引起妊娠期贫血的原因各有不同,可以将妊娠期贫血划分为几个不同的类型,

分别是缺铁性贫血、巨幼细胞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

(一)缺铁性贫血

妊娠期贫血中最为常见的类型就是缺铁性贫血,在妊娠期贫血的女性群体中

占比95%,孕妇之所以会出现妊娠期的缺铁性贫血,是因为处于妊娠期女性对于

铁的需求量有所增加,妊娠期血容量增加,需要补充650-750mg的铁,胎儿生长

发育过程中需要补铁250mg-350mg,因此妊娠期女性对铁的总需求量为1000mg左

右,孕妇每天至少补铁4mg。在日常饮食中每日摄取铁量大概在1mg-1.5mg左右,

因此需额外地进行铁剂补充,才能够保证母婴铁需求量充足,若是不进行额外的

铁剂补充,则容易发生缺铁性贫血问题。

(二)巨幼细胞性贫血

巨幼细胞性贫血是由于缺乏叶酸导致的,少数孕妇是由于维生素B12缺乏引

发贫血问题的发生,植物和动物类的食物中,存在叶酸和维生素B12,包括豆类、

蔬菜、植物蛋白质等,若是此类食物摄入不足,则容易使孕妇叶酸和维生素B12

缺乏。患有慢性消化道疾病的孕妇也会在叶酸和维生素B12的吸收中存在缺陷,

导致巨幼细胞性贫血。与正常成年女性相比,孕妇每日所需叶酸量为300μg-

460μg,而正常的成年女性每日仅需50μg-160μg。

(三)再生障碍性贫血

再生障碍性贫血是由于骨髓造血干细胞数量减少,或是骨髓造血干细胞的质

量缺陷问题导致的,再生障碍性贫血问题的发病原因复杂,并不是由于妊娠原因

导致的,但是女性妊娠会加重原本的再生障碍性贫血病情,少数女性会在妊娠期

发病,在分娩之后病情有所缓解,若是再次妊娠则会重新复发。

二、妊娠期贫血的规范管理

贫血可分为轻度贫血、中度贫血、重度贫血以及极重度贫血,妊娠期血红蛋

白Hb<110g/L时,即诊断为妊娠合并贫血,妊娠期贫血会对孕妇和胎儿产生不

同程度的影响。贫血孕妇会出现头晕、疲劳、乏力、心悸等不适症状,并且形成

了对分娩、手术、麻醉耐受能力的负面影响,即使是轻度贫血或中度贫血,也可

能降低孕产妇的分娩、手术、麻醉耐受能力。重度贫血的孕妇则可受到心肌缺氧

的影响,引起贫血性心脏病问题,贫血会使女性的失血性耐受性降低,增加了失

血性休克问题的发生几率。孕产妇的抵抗力会受到妊娠期贫血的影响而减弱,增

加了产褥感染问题的发病几率。

(一)缺铁性贫血

妊娠期贫血的规范管理应以引起妊娠期贫血的原因为主,进行有针对性的治

疗,例如缺铁性贫血,要进行铁剂的补充,将引起缺铁性贫血的原因消除,通过

口服铁剂的方式补充铁元素,患有缺铁性贫血的孕妇每天应补充100mg-200mg的

铁元素,经过两周的治疗之后对血红蛋白的水平进行评估,检测治疗效果。通常

孕妇经过两周的治疗后,血红蛋白水平会增加10g/L,经过3-4周之后,可增加

20g/L,孕妇可以在餐前一小时同时服用铁剂和维生素C,避免发生食物抑制铁吸

收的情况,增加铁吸收量。

(二)巨幼细胞贫血

巨幼细胞贫血的患者需要补充叶酸,每日口服15mg叶酸,或是每日一次肌

肉注射叶酸10mg-30mg,直到贫血症状被纠正、症状消失,若是治疗效果始终不

理想,则应查看是否存在缺铁问题,同时进行铁剂补充。加强维生素B12的补充,

可通过肌肉注射的方式,每日注射100μg-200μg,经过两周的治疗后,可逐渐

调整注射频率,直到孕妇的血红蛋白水平恢复到正常。

(三)再生障碍性贫血

再生障碍性贫血的规范管理应以支持治疗为主,病情没有得到缓解之前,必

须做好避孕措施,若是已经妊娠,则需要在早期做好输血准备,并且进行人工流

产手术。

(四)调整生活习惯

防治妊娠期贫血,应保证孕妇在孕期加强营养补充,多吃富含铁元素的食物,

例如猪肝、豆类、木耳、海带、紫菜等,严格按照医嘱进行产前检查,定期检查

血常规。血清铁蛋白低于36μg/L的孕妇应进行口服补铁的方式,提高对妊娠期

铁性贫血的防治,孕妇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