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切除的护理查房
汇报人:xxx
20xx-04-10
目录
contents
患者基本信息与手术概况
术后生命体征监测与护理
伤口愈合情况观察与换药技巧
患侧肢体功能锻炼指导
心理护理与健康教育
饮食调整与营养支持方案
患者基本信息与手术概况
01
姓名、年龄、性别、住院号等基本信息核对无误。
确认患者无过敏史、手术史等重要信息遗漏。
了解患者职业、家庭背景等,为术后康复提供个性化指导。
手术名称
全ru房切除术。
手术时间
具体手术时间安排已与患者及家属沟通,确保手术顺利进行。
采用全身麻醉或ju部麻醉,根据患者病情及手术需求进行选择。
麻醉方式
在手术过程中密切监测患者生命体征,确保麻醉效果良好,避免术中疼痛或不适。
效果评估
手术过程中严格控制出血量,确保手术安全。
根据术中出血情况及患者术前血红蛋白水平,决定是否进行输血治疗。如需输血,应严格遵循输血规范,确保输血安全有效。
输血情况
术中出血量
术后生命体征监测与护理
02
术后定期测量患者心率和血压,及时发现异常情况。
心率、血压监测
呼吸功能观察
体温监测
注意患者呼吸频率、深浅及有无呼吸困难等症状。
术后每日测量体温,观察有无发热现象。
03
02
01
疼痛评估
采用疼痛评分工具定期评估患者疼痛程度。
镇痛药物使用
根据疼痛程度合理使用镇痛药物,缓解疼痛。
非药物镇痛措施
采取心理干预、物理疗法等非药物手段辅助镇痛。
确保引流管固定稳妥,防止滑脱。
引流管固定
观察引流液颜色、性质和量,及时记录并报告异常情况。
引流液观察
定期更换引流管,保持引流通畅,防止感染。
引流管更换
切口护理
皮下积血、积液预防
肢体功能锻炼
心理护理
保持手术切口清洁干燥,定期换药,防止感染。
指导患者进行术后肢体功能锻炼,预防关节僵硬和肌肉萎缩。
加压包扎切口,减少皮下积血、积液的发生。
关注患者心理变化,提供心理支持和情绪疏导,促进康复。
伤口愈合情况观察与换药技巧
03
注意伤口是否干燥、清洁,有无红肿、渗出、裂开等现象。
观察伤口外观
观察皮肤颜色、温度、有无水肿或坏死等迹象。
检查伤口周围皮肤
询问患者疼痛情况,判断疼痛是否与伤口有关。
评估疼痛程度
03
安排患者体位
使患者舒适地躺好,暴露伤口部位。
01
洗手并穿戴无菌手套
确保操作过程无菌,降低感染风险。
02
准备换药用品
包括无菌敷料、消毒液、镊子、棉球等。
消毒伤口周围皮肤
用碘伏或酒精棉球由内向外消毒伤口周围皮肤。
清洁伤口
用无菌生理盐水或消毒液清洗伤口,去除坏死zu织和分泌物。
覆盖无菌敷料
根据伤口大小和形状选择合适的无菌敷料覆盖伤口。
注意事项
操作过程中要保持无菌原则,避免污染伤口;动作要轻柔,避免加重患者疼痛;观察患者反应,及时处理异常情况。
固定敷料
用胶布或绷带固定敷料,确保敷料不会移位或脱落。
根据伤口渗出液量、部位和愈合阶段选择合适的敷料,如纱布、泡沫敷料等。
敷料选择
胶布固定时要确保胶布粘贴牢固且不会过紧或过松;绷带固定时要注意绷带的松紧度适宜,避免影响血液循环。
固定方法
患侧肢体功能锻炼指导
04
避免剧烈运动
在医护人员指导下进行,避免影响伤口愈合。
术后24小时内
开始被动活动,如按摩、握拳等动作,促进血液循环。
循序渐进
从简单到复杂,逐步增加活动范围和强度。
穿脱衣服
先穿患侧,再穿健侧;脱衣时相反。
洗漱
用患侧手进行洗脸、刷牙、拧毛巾等动作。
做饭、洗衣等家务活动
鼓励患者参与,提高自理能力。
心理护理与健康教育
05
了解患者对乳腺切除手术的认识和态度。
评估患者的情绪状态,如焦虑、抑郁等。
识别患者的心理需求,如需要安慰、支持等。
提供心理干预措施,如认知行为疗法、放松训练等。
鼓励患者参加康复小组活动,与病友交流经验。
给予患者情感上的支持,鼓励其表达内心感受。
讲解乳腺切除手术的相关知识,包括手术目的、过程、术后注意事项等。
介绍术后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及应对措施。
指导患者进行术后康复锻炼,如肢体功能锻炼等。
与家属建立良好的沟通关系,了解其需求和困惑。
向家属讲解患者的病情和治疗方案,使其了解并配合治疗。
鼓励家属给予患者情感上的支持和关爱,共同帮助患者度过康复期。
饮食调整与营养支持方案
06
均衡饮食
控制热量摄入
多样化食物种类
少量多餐
01
02
03
04
保证患者摄入足够的营养物质,包括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和矿物质等。
根据患者身体状况和术后需求,合理控制总热量摄入,避免过度肥胖或营养不良。
鼓励患者摄入多种食物,以保证各种营养素的全面摄入。
建议患者采用少量多餐的饮食方式,有助于减轻胃肠负担,促进消化吸收。
根据患者的年龄、体重、身高、疾病状况等因素,制定个体化的营养支持方案。
个体化评估
肠内营养与肠外营养结合
营养素补充
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