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内科常用药物分类
1
《心内科常用药》PPT课件
心内科常用药物种类
CCB
01
硝酸酯类
降脂药
02
抗凝抗板药
利尿剂
03
ACEI/ARB
血管活性药
抗心律失常药
04
β受体阻滞剂
2
《心内科常用药》PPT课件
硝酸酯类药物
01
PartOne
3
《心内科常用药》PPT课件
硝酸酯类药物
适应症
超说明书适应症
使用方法
连续24h以上静点,应小剂量间断给药,防止耐药性的产生。
治疗预防心绞痛
充血性心力衰竭
肺动脉高压
高血压及高血压急症
胆、肾绞痛
支气管哮喘
肝硬化门脉高压症
雷诺征
4
《心内科常用药》PPT课件
硝酸酯类药物
禁忌症
心肌梗死早期患者绝对禁用
有严重贫血
青光眼、颅内压增高者
已知对硝酸甘油过敏的患者
观察要点
易产生耐药性,从而引起心血管作用减弱。宜采用“偏心剂量法间歇给药”,避免耐药。
小剂量可能发生严重低血压,尤其在直立位时。
如果出现视力模糊或口干等不良反应,应停药处理。
5
《心内科常用药》PPT课件
通用名
硝酸甘油片
异舒吉(硝酸异山梨酯注射液)
尼可地尔(硝酸乙氧烟酰胺)
适应症
冠心病、心绞痛,降血压、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
急性心梗后继发左心室衰竭,严重性或不稳定型心绞痛。
抗心绞痛药。
使用方法
成人0.25~0.5mg舌下含服。每5min可重复1片,直至疼痛缓解。15min内总量达3片后疼痛持续存在,应立即就医。
静脉注射:初始剂量可以从每小时1-2mg开始,最大剂量通常不超过每小时8-10mg。
静脉注射:遵医嘱静脉泵入。
观察要点
有效性:心绞痛体征和症状的缓解。
安全性:低血压和心动过速的风险。
有效性:心绞痛体征和症状的缓解
安全性:临床症状、血压、脉搏等。
有效性:血压、心率、心绞痛发作频率和严重程度。
安全性:头痛,直立性低血压,昏厥、心悸
特殊人群用药
哺乳期妇女慎用。
哺乳期妇女应谨慎;老年患者需以低剂量起始;用药期间宜保持卧位,站起时应缓慢,以防突发体位性低血压。
孕妇或可能已怀孕的妇女最好不要使用本品。老年患者的生理功能一般较弱,容易出现副作用,可从小剂量开始
硝酸酯类药物
6
《心内科常用药》PPT课件
抗血小板、抗凝药物
02
PartOne
7
《心内科常用药》PPT课件
抗血小板药物
适应症
超说明书适应症
禁忌症
观察要点
预防动脉血栓形成,如稳定性和不稳定性心绞痛、心肌梗死前、缺血性脑卒中、PCI和周围血管闭塞症等。
出血性疾病,如血友病、血小板无力症、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和尿毒症,胃溃疡,新鲜手术创面。
各种抗血小板药的副作用有所不同,但共同的副作用是出血。
预防子痫前期
8
《心内科常用药》PPT课件
通用名
硫酸氢氯吡格雷片(波立维、泰嘉)
替格瑞洛片(倍林达)
适应症
预防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事件
本品与阿司匹林合用,预防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
使用方法
氯吡格雷的推荐剂量为75mg每日一次。对于急性冠脉综合征的患者:非ST段抬高性急性冠脉综合征(不稳定性心绞痛或非Q波心肌梗死)患者,应以单次负荷量氯吡格雷300mg开始(合用阿司匹林75mg-325mg/日),然后以75mg每日1次连续服药。
口服。本品可在饭前或饭后服用。除非有明确禁忌,本品应与阿司匹林联合用药。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本品起始剂量为单次负荷量180mg(90mg×2片),然后维持给药,维持剂量为每次1片(90mg),每日两次,推荐维持治疗12个月。
观察要点
有效性:可通过对CYP2C19基因型检测来指导氯吡格雷的治疗;对肌酐清除率下降,尤其是血透患者,可考虑监测ADP受体抑制水平。心血管血栓事件的减少可表明药品的效果。
有效性: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栓性心血管事件的减少表明本药有效
特殊人群用药
对于可能有出血倾向的中度肝脏疾病患者,由于对这类病人使用氯吡格雷的经验有限,因此在这类患者中应慎用氯吡格雷。
重度肝功能损害患者禁用
抗血小板-ADP受体拮抗剂
9
《心内科常用药》PPT课件
抗凝药物
适应症
禁忌症
观察要点
防治血栓形成或栓塞性疾病
凝血功能障碍伴有出血倾向
共同的副作用是出血。
10
《心内科常用药》PPT课件
通用名
达比加群酯胶囊(泰毕全)
利伐沙班片(拜瑞妥)
适应症
预防存在以下一个或多个危险因素的成人非瓣膜性房颤患者卒中和全身性栓塞:
先前曾有卒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或全身性栓塞、左心室射血分数<40%
伴有症状的心力衰竭,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心功能分级≥2级;
年龄≥75岁;年龄≥65岁,且伴有以下任一疾病:糖尿病、冠心病或高血压
于择期髋关节或膝关节置换手术成年患者,以预防静脉血栓形成(VTE)。
用于治疗成人深静脉血栓形成(DVT)和肺栓塞(PE),降低初始治疗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