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乱
cholera;感染性腹泻
InfectiousDiarrhea;概述;轮状病毒;大肠埃希菌;白色假丝酵母菌;AIDS患者肠黏膜组织胞浆菌病:
肠黏膜网状内皮细胞中有卵圆形荚膜孢子,PAS真菌染色阳性。;溶组织内阿米巴
包囊;未受精卵;旋毛虫;发病机制:胃肠道天然防御屏障削弱;腹泻的诊断标准;;腹泻的分期;腹泻的分类;肠道感染性腹泻;病毒性腹泻:轮状病毒性肠炎、腺病毒性肠炎、Norwalk因子肠炎;致病性大肠埃希菌性肠炎、隐孢子虫肠炎
抗生素相关性肠炎:金黄色葡萄球菌伪膜性肠炎、难辨梭状芽胞菌伪膜性肠炎、念珠菌属肠炎等;肠道外感染性腹泻;非感染性腹泻;WHO推荐腹泻的主要治疗措施;WHO推荐有关腹泻的主要预防措施;;1817年以来,多次大流行,1883年发现;概论;革兰染色阴性,弧形或逗点状
无芽胞,无荚膜,一根鞭毛,动力活泼
培养:普通培养基生长良好,常用碱性蛋白胨水培养
毒素:内毒素、外毒素(霍乱肠毒素);霍乱弧菌;分类
O1群霍乱弧菌:古典生物型和埃尔托生物型
不典型O1群霍乱弧菌:一般不致病
非O1群霍乱弧菌:一般不致病,O139霍乱弧菌可致病
抵抗力不强,对干燥、日光、热、酸及一般消毒剂均敏感。;病原学;传染源:病人和带菌者。尤其是重型病人、轻型病人、健康带菌者
传播途径:主要通过水传播,其次为食物、日常生活接触及苍蝇等
易感性:普遍易感
流行季节:夏秋季,7、8月为高峰期;;流行病学;流行病学;流行病学;流行病学;发病机制;发病机制;发病机制;病理生理;潜伏期:1~3日,短者3~6小时,长者7日
分期:泻吐期、脱水虚脱期、恢复及反应期
分型:轻型、中型、重型;;脱水和周围循环衰竭
烦躁不安,口渴,眼窝深陷,声音嘶哑
舟状腹,皮肤皱缩,弹性消失,“洗衣工”手
极度无力,神志不清,血压下降,少尿或无尿
低钠,低钾,代谢性酸中毒;临床表现(反应期及恢复期);起病急骤,不待泻吐症状出现即迅速进入中毒性循环衰竭而死亡;按脱水程度,血压、脉搏及尿量多少分为四型。
(1)轻型,仅有短期腹泻,无典型米泔水样便,无明显脱水表现,血压脉搏正常,尿量略少。
(2)中型,有典型症状体及典型大便,脱??明显,脉搏细速,血压下降,尿量甚少,一日500ml以下。
(3)重型:患者极度软弱或神志不清,严重脱水及休克,脉搏细速或者不能触及,血压下降或测不出,尿极少或无尿,可发生典型症状后数小时死亡。
;实验室检查;粪便检查
直接镜检:穿梭状快速运动鱼群状的革兰阴性弧菌;流星样的特征性运动
细菌培养
PCR检测,血清学检查;镜检下的鱼群状的革兰阴性霍乱弧菌;6种对象检索:霍乱弧菌培养;并发症;诊断要点;诊断要点;在流行的疫区内,凡有典型临床表现者,即应按临床诊断的霍乱处理
腹泻不严重,但有密切接触史也应作高度疑似病人处理,根据细菌培养确立或排除诊断
对无接触史的轻型腹泻病人密切观察
霍乱的确诊需依靠粪便培养阳性或血清凝集试验呈4倍或4倍以上
;治疗;预防;控制传染源:严格隔离至症状消失6日后,大便培养致病菌,每日1次,连续2次阴性,可解除隔离出院。慢性带菌者,大便培养连续7日阴性,胆汁培养每周1次,连续2次阴性,可解除隔离出院。对患者吐泻物及食具等均经彻底消毒
切断传播途径
提高人群免疫力:接种全菌体死菌苗;预防;;Thanky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