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理检验技术题库及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共100题,每题1分,共100分)
1.关于Gram碱性复红结晶紫染色法的叙述,错误的是
A、苯胺油石炭酸复红液为不稳定混合液,亦产生结晶
B、应适当加热防止氧化物质污染切片
C、二甲苯苯胺油分化后,必须用二甲苯洗除
D、结晶紫和草酸胺均溶于乙醇
E、结晶紫液可在冰箱中保存较长时间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结晶紫溶于乙醇,草酸胺溶于蒸馏水。
2.荧光补体法原理是
A、大多数抗原能与补体结合
B、抗原一抗体复合物无法与补体结合
C、补体问相互作用
D、大多数抗原抗体复合物都能与补体结合
E、大多数抗体能与补体结合
正确答案:D
3.对于丙酮固定液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可与水、醇、氯仿和醚等混合
B、可使蛋白质沉淀,渗透力强,对核的固定差
C、广泛用于酶组织化学中各种酶的固定
D、其作用基本与乙醇相同
E、对糖原有极好的固定作用
正确答案:E
4.尸体剖检时,剪开心包腔的正确方法是
A、在心包腔后面自基底部向下“人”字形剪开脏层心包,暴露心脏
B、自心包腔基底部环形剪开壁层心包,暴露心脏
C、在心包腔后面自基底部向下“人”字形剪开壁层心包,暴露心脏
D、在心包腔前面自基底部向下“人”字形剪开脏层心包,暴露心脏
E、在心包腔前面自基底部向下“人”字形剪开壁层心包,暴露心脏
正确答案:E
5.用于标记抗体的荧光素应符合下列要求,险处
A、与蛋白质分子形成离子键
B、荧光效率高,与蛋白质结合后仍能保持较高的荧光效率
C、荧光色泽与背景组织色泽对比鲜明
D、与蛋白质结合后不影响蛋白质原有的生物化学和免疫学性质
E、与蛋白质的结合物稳定,易于保存。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应能与蛋白质分子形成共价键的化学基团,与蛋白质结合后不易解离,而未结合的色素及其降解产物易于清除。
6.尸体剖检时,测量两侧膈肌高度的正确方法是
A、取出腹腔脏器后测量
B、取出胸腔脏器后测量
C、腹腔和胸腔脏器均取出后测量
D、腹腔和胸腔脏器均未取出时测量
E、取出盆腔脏器后测量
正确答案:D
7.计算机病理档案管理系统应具有的功能包括
A、信息输入
B、分类统计
C、按需检索
D、资料备份及输出
E、以上都是
正确答案:E
8.关于病理解剖室和器械的清洁、消毒,下面不正确的是
A、病理解剖室只需定期用水冲洗地面和靠近地面的墙壁
B、打开紫外线灯进行空气消毒,剂量不应低于9000uW.s/cm2
C、打开紫外线灯进行空气消毒,室温不低于200℃,相对湿度不超过50%,一般照射20~30分钟
D、器械用后清水冲洗干净,浸泡在1:1000苯扎溴铵(新洁尔灭)内含0.5%亚硝酸钠溶液中4~6小时
E、器械用后清水冲洗干净,也可以浸泡在10%的甲醛水溶液中消毒2~4小时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病理解剖室必须是在每次解剖后用水冲洗地面和靠近地面的墙壁,并进一步消毒,并非定期。
9.非医疗纠纷成人病理尸体解剖体表检查时,如条件不允许可以不检测的是
A、皮肤颜色,有无出血
B、死者的性别
C、发育和营养状态
D、鼻、口、外耳道有无分泌物
E、体重
正确答案:E
10.下列有关醋酸铀染色法的描述,错误的是
A、醋酸铀与核酸、核蛋白结合能力较强
B、醋酸铀对膜结构染色较差
C、常用的铀染色液为O.2%~O.5%饱和醋酸铀
D、可用50%~70%乙醇配制
E、染液应装在棕色试剂瓶中避光保存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常用的铀染色液为2%~5%饱和醋酸铀
11.胃肠道上皮内镜活检组织使用Schiff阿尔辛蓝地衣红染色法观察酸性黏多糖呈
A、棕色
B、蓝色
C、黄色
D、红色
E、蓝色
正确答案:A
12.Gomori银染色法的结果正确的是
A、网状纤维呈黑色,胶原纤维呈绿色,背景呈红色
B、网状纤维呈黑色,胶原纤维呈黄色,背景呈红色
C、网状纤维呈蓝色,胶原纤维呈红色,背景呈黄色
D、网状纤维呈绿色,胶原纤维呈红色,背景呈黄色
E、网状纤维呈黑色,胶原纤维呈红色,背景呈黄色
正确答案:E
13.下列可标记自然杀伤细胞的是
A、CD68
B、CD56
C、CD3
D、CD20
E、CD31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CD68为组织细胞标志物,可用于与组织细胞来源相关的恶性纤维组织肿瘤的辅助诊断;CD3为T淋巴细胞标志物;CD20为B细胞的标志物;cD31为血管内皮特异性标志物。
14.关于荧光显微镜图像的记录方法,下列错误的是
A、要结合形态学特征和荧光的颜色和亮度综合判断
B、要及时摄影记录结果
C、曝光速度要慢
D、荧光显微镜可用CCD与计算机连接,可将图像存在计算机硬盘上
E、暂时不观察时,应用挡板遮盖激发光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因紫外光对荧光淬灭作用大,因此曝光速度太慢,就不能将荧光图像拍摄下来。
15.既是脱水剂,又可用作封片溶剂,对染料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