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
1.心前区外形
心前区平坦,双侧胸廓对称:正常人
心前区隆起:先心病或小朋友期患风心病伴右心室增大者。
心前区外观饱满:大量心包积液时。;2.心尖搏动
(1)位置:胸骨左侧第5肋间锁骨中线内0.5~1.Ocm处,搏动范围的直径为2.0~2.5cm。肥胖或女性乳房垂悬时不易看见。
;;
2.心尖搏动
病理状况下:
左心室增大……心尖搏动向左下移位;
右心室增大……心尖搏动向左移位;
结合心相对浊音界来区别左右心室增大。
一侧胸腔积液或气胸……心尖搏动移向健侧;
一侧肺不张或胸膜粘连……心尖搏动移向患侧;
大量腹水或腹腔巨大肿瘤……心尖搏动向上移位。;2.心尖搏动
2)心尖搏动强弱和范围变化:
生理状况下:肥胖、女性乳房或肋间隙变窄时……心尖搏动弱,搏动范围小;
消瘦或肋间隙增宽……心尖搏动强,范围大
病理状况下:
心肌炎、心肌梗死……心尖搏动减弱
心包积液、左侧胸腔大量积液或肺气肿……心尖搏动减弱或消失
左心室增大、甲状腺功能亢进、发热和贫血……心尖搏动增强(呈抬举性),范围不小于直径2cm。;3.心前区异常搏动
右心室肥大……胸骨左缘第3—4肋间心尖搏动
肺气肿或肺气肿伴右心室肥大,腹积极脉瘤……剑突下搏动;触诊是为了深入证明视诊所见,还能发现视诊未能查觉的体征。
检查措施:一般以全手掌、手掌尺侧或2~4指腹触诊。;;3.心包摩擦感是一种与胸膜摩擦感相似的心前区摩擦震动感,见于心包膜炎症。以胸骨左缘第4肋间处,坐位前倾或呼气末最明显。当心包渗液增多时,摩擦感消失。;心脏叩诊用于确定心脏的大小、形状及其在胸腔中的位置。心脏不含气,叩诊呈绝对浊音(实音),但心左、右缘被肺遮盖的部分叩诊则呈相对浊音。心相对浊音界反应的是心脏的实际大小(图);;2、正常心脏相对浊音界
右(cm)肋间左(cm)
2~3Ⅱ2~3
2~3Ⅲ3.5~4.5
3~4Ⅳ5~6
Ⅴ7~9
左锁骨中线距前正中线8.0~10cm。;
心浊音界的大小、形态、位置可因心脏自身原因或心外原因而发生变化。
(1)心脏原因:左心室增大;靴型心;心脏顺钟向转位:从脚向上看---顺钟向,向左向后旋转。;4)、左心房与肺动脉扩大:
心腰部饱满或膨出,心浊音界呈梨形。见于二尖瓣狭窄。
;;(2)心外原因:
大量胸腔积液和气胸……心界叩不出,健侧心界向外移位
肺实变、肺肿瘤或纵隔淋巴结肿大,如与心浊音界重叠……心浊音界叩不出
肺气肿……心浊音界缩小或叩不出
腹腔大量积液或巨大肿瘤,使膈肌上抬,心脏呈横位……心界扩大;对疑有二尖瓣狭窄者,宜嘱患者取右侧卧位;对疑有积极脉瓣关闭不全者,宜嘱患者取上半身前倾坐位;;(一)心脏瓣膜听诊区
心脏各瓣膜开闭时产生的声音,沿血流方向传导至胸壁不一样部位,于体表听诊最清晰处即为该瓣膜听诊区。
老式的心瓣膜听诊区为…四个瓣膜五个区。;(二)听诊次序
二尖瓣区→肺动脉瓣区→积极脉瓣第一听诊区→积极脉瓣第二听诊区→三尖瓣区;(三)听诊内容
1.心率:是指每分钟心搏数。正常成人心率范围为60~100次/min,3岁如下小朋友多在100次/min以上,老年人偏慢。成人心率超过100次/min,婴幼儿心率超过150次/min,称窦性心动过速。心率低于60次/min称窦性心动过缓。;2.心律:指心脏搏动的节律。正常人心跳节律整洁。
听诊能发现的最常见的心律失常是期前收缩和心房颤动。
1)期前收缩:是指在规则心律基础上提前出现的一次心跳。
听诊特点为:①心音提前出现,其后有一较长间歇;②提前出现的那一次心跳第一心音增强,第二音减弱。
;;;(2)第二心音:标志着心室舒张期的开始,也由四种成分构成(重要由主、肺动脉瓣关闭,二、三尖瓣开放产生振动,以及血流在主、肺动脉内忽然减速所引起)。;对的的辨别了S1和S2之后,才能鉴定心脏收缩期和舒张期,确定异常心音或杂音出现的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