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SEPAXXX—XXXX
《电力通信用蓄电池组远程充放电技术要求》
编制说明
标准编制组
2025年03月
T/SEPAXXX—XXXX
1制定背景
蓄电池定期充放电核容试验是衡量和激活蓄电池容量必不可少的手段,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目前的
通信电源系统传统上一般采用人工与在线监测结合的方式,对通信电源的运行状态以及蓄电池组单体和
整组电压等信息进行监测,无法对蓄电池组进行在线维护、控制。系统维护人员需定期到每个通信站点
现场对蓄电池组进行核对性放电、活化电池并找出落后单节(体)电池并予以更换,以保证蓄电池(组)
的正常工作。目前采用的常用的蓄电池组核容试验方式为人工现场核容试验。但现场操作存有安全隐患,
维护人员在操作过程中,在进行合拔熔丝、拆接电缆和监控线、搭设临时充电机等操作时,容易发生打
火、短路、极性接反、误碰误拆误搭电路等情况。另外,蓄电池充放电作业时间长,作业过程中需要人
员现场待命,作业效率低。而随着电力通信网的扩大,蓄电池组数量急剧增加,导致运维人员承担的通
信系统维护工作急剧增大,难以做到对每一组蓄电池的最佳维护。若通信电源系统存在隐患,一旦交流
系统故障,维护人员无法迅速到达现场进行维护抢修,通信设备将面临停运风险。将对电网的安全稳定
运行造成恶劣影响。
因此亟待通过远程充放电方式对蓄电池进行监控和运维,保证通信系统的稳定运行,编制通信电源
系统蓄电池组远程充放电技术要求能够为蓄电池运维人员提供安全、稳定、可靠的通信蓄电池远程充放
电方法,为蓄电池组远程充放电过程提供技术指导,是提升通信蓄电池运维效率和质量的有力手段。
通信电源系统蓄电池远程充放电技术虽然可以提升通信蓄电池运维的标准化和工作效率,但目前配
套的制度和标准还不够完善,远程操作将可能引入现场故障无法及时发现和人工干预等危险隐患,故配
套的标准是通信蓄电池远程充放电落地应用的必要条件。
因此,制定通信电源系统蓄电池组远程充放电技术要求不仅能够规范运维人员对通信电源蓄电池远
程充放电的操作,提高运维效率,并及时发现通信电源系统隐患并通过远程对蓄电池充放电方式进行维
护,同时能够提高蓄电池运维的安全性。
1.1新颖性
文件中对远程充放电可能产生的安全风险进行了规避,包括运行安全、系统安全、网络安全等方面,
涵盖系统告警条件、异常保护要求、操作的认证条件等内容;本文件明确了远程充放电系统的组成、主
子站应具备的功能以及主子站之间的交互方式、通信方式;解决蓄电池组远程充放电中常见技术问题的
方案:包括可采用增容负荷以同时解决放电电流无法达到I及蓄电池发热的问题;通过规范接线方式及
10
充放电装置降低蓄电池组间环流的风险,能够为通信蓄电池远程充放电这个一新型工作方式提供技术指
导。
1.2代表性
通信蓄电池是保障通信电源后备工作时间的必要装置,按照现行电力行业通信电源标准,4年内的
蓄电池组需两年1次开展核对性放电试验,超过4年的每年开展全核对性放电试验,国网、南网以及电厂
企业目前均由现场运维人员借助放电负载,按蓄电池组运行年限,放电3~8小时,此种蓄电池运维模式
耗时长、投入人力多、存在操作风险。对于电网企业来说,大量通信蓄电池的核容工作一直是电力通信
领域的痛点,近年来,蓄电池的自动运维技术趋于成熟,其中基于DC-DC的远程充放电技术是国家电网
体系中认可程度最高的蓄电池远程充放电方式,具有成本适中,充放电自动化成熟,环保,安全性较高
等优势,并已在国网公司内多个省公司开展试点工作。编制组通过对各省公司试点情况的调研,结合科
技项目中充放电技术的研究成果,提出电力通信用蓄电池组远程充放电的技术要求,解决蓄电池远程充
放电技术在安全性、可靠性、应急处置等方面可能存在的问题,有助于减少运维工作的人力投入,降低
现场作业风险,推动通信电源技术革新和运维质量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