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Unit 1 Cultural Heritage Words 第1课时 说课稿-2024-2025学年高一英语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001].docx
文件大小:22.2 KB
总页数:4 页
更新时间:2025-04-03
总字数:约3.52千字
文档摘要

Unit1CulturalHeritageWords第1课时说课稿-2024-2025学年高一英语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

主备人

备课成员

教学内容

Unit1CulturalHeritageWords第1课时,我们将学习2024-2025学年高一英语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本课时主要围绕文化遗产的相关词汇展开。内容包括:

1.词汇学习:介绍文化遗产相关的词汇,如“遗产”(heritage)、“传统”(tradition)、“文化”(culture)、“保护”(preserve)等。

2.句子练习:通过例句让学生掌握文化遗产相关词汇的用法,培养正确的语言表达习惯。

3.语法讲解:讲解与文化遗产相关的语法点,如动词不定式作定语、现在分词作状语等。

4.课堂活动:设计相关练习和讨论,让学生在实际语境中运用所学词汇和语法,提高语言运用能力。

核心素养目标

本节课的核心素养目标主要包括:

1.语言能力:学生能够准确理解并运用文化遗产相关词汇,形成有效表达;

2.文化意识:学生能够认识到文化遗产的重要性,尊重并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3.思维品质:通过课堂讨论和练习,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4.学习能力:学生能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策略。

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①掌握文化遗产相关词汇的正确拼写和用法,能够熟练地在口语和书面表达中使用。

②理解并运用与文化遗产相关的语法结构,如动词不定式作定语和现在分词作状语。

③通过阅读和讨论,提高对文化遗产的认识和理解,增强文化自信。

2.教学难点

①学生可能对某些文化遗产词汇的理解不够深入,难以准确把握其在特定语境中的含义。

②学生在运用文化遗产相关语法结构时可能存在混淆,难以准确区分动词不定式和现在分词的用法。

③在实际交流中,学生可能难以将文化遗产的知识与语言技能结合,形成流畅、准确的表述。

学具准备

多媒体

课型

新授课

教法学法

讲授法

课时

第一课时

步骤

师生互动设计

二次备课

教学资源

1.软硬件资源

-多媒体教学设备

-互动白板

-英语学习软件

2.课程平台

-学校在线学习管理系统

-英语学习社区

3.信息化资源

-英语词汇学习APP

-文化遗产图片和视频资料

-在线英语学习资源库

4.教学手段

-小组讨论

-角色扮演

-互动问答

-口语练习

-写作练习

教学过程

1.导入(约5分钟)

-激发兴趣:通过展示一些著名的文化遗产图片,如长城、故宫等,引发学生对文化遗产的好奇心。

-回顾旧知:邀请学生回顾上一节课学习的文化相关知识,如中国的传统节日、习俗等。

2.新课呈现(约40分钟)

-讲解新知:详细介绍文化遗产的定义、类型以及其重要性。

-举例说明:通过展示具体的文化遗产案例,如秦始皇兵马俑、敦煌莫高窟等,帮助学生理解文化遗产的概念。

-互动探究:将学生分成小组,讨论不同文化遗产的特点和价值,并分享自己的观点。

3.巩固练习(约30分钟)

-学生活动:进行文化遗产词汇填空练习,让学生在句子中正确使用新学的词汇。

-教师指导:在学生练习过程中,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学生纠正错误,并提供必要的帮助。

4.课堂总结(约10分钟)

-对本节课学习的内容进行简要回顾,确保学生掌握了文化遗产的基本概念和词汇。

-强调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性,并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关注和传承文化遗产。

5.作业布置(约5分钟)

-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撰写一篇关于某个文化遗产的短文,介绍其历史背景、文化价值和保护现状。

-提醒学生利用在线学习资源库复习本节课的内容,并准备下一节课的讨论话题。

具体教学过程安排如下:

1.导入

-展示文化遗产图片(2分钟)

-回顾旧知(3分钟)

2.新课呈现

-讲解新知(10分钟)

-举例说明(10分钟)

-互动探究(20分钟)

3.巩固练习

-学生活动(15分钟)

-教师指导(15分钟)

4.课堂总结

-回顾本节课内容(5分钟)

-强调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性(5分钟)

5.作业布置

-布置课后作业(2分钟)

-提醒使用在线资源复习(3分钟)

学生学习效果

学生学习效果显著,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语言能力提升:学生能够准确拼写出文化遗产相关词汇,并在口语和书面表达中熟练运用,如“heritage”、“tradition”、“culture”等关键词汇的使用频率和准确性有了明显提高。

2.文化意识增强: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对文化遗产有了更深刻的理解,能够认识到文化遗产在文化传承和民族认同中的重要作用,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表现出尊重和传承的态度。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