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答司马谏议书》 课件统编版高一语文必修下册.pptx
文件大小:12.34 MB
总页数:34 页
更新时间:2025-04-03
总字数:约4.52千字
文档摘要

;1、诵读课文,分类归纳文言文基础知识。

2、掌握这篇驳论文章的反驳方法及语言特色。

3、学习作者不畏责难、矢志变法的决心,体会对国家大事的担当精神。;;谏院:是宋代设立的舆论机关,负责在朝廷中搜集建议和评论。

御史:监督各级官吏,弹劾大臣

谏官:“谏议”是一个官职。谏院中设谏官和御史,御史负责组织各种官员收集民间的意见;谏官议论施政的得失,供皇帝参考,有时还可纠正皇帝的错误。

“书”:此外还作书写、记载讲,如“明初四杰”之一高启的《书博鸡者事》,就是记斗鸡赌输赢的人的故事。奏章,奏议,如秦李斯《谏逐客书》。;疏通文意:第一段;某启(打开):昨日蒙教(承蒙指教),窃以为与君实游处(chǔ)相(互相)好之日久,而议事每不合,所操之术多异故也。虽欲强(qiǎng)聒,终必不蒙见察,故略上报,不复一一自辨。;文化常识

古代常用谦称

鄙人:本义指居于郊野之人。古人常用来谦称自己,表示地位不高,见识浅陋。

臣:古人对自己的谦称,表示自谦,多有君臣关系在内。

仆:仆即奴仆,下对上、幼对长自称奴仆,借以表示对对方的敬重。

晚生:旧时对前辈称己的谦辞。

不肖:不肖原指子不似其父那样贤能,故男子在其父母死后多借以自称,表示谦恭。

不才:不才即没有才能,故借以自称,以示谦恭。

不敏:古人称自己不聪明,不敏捷。

在下:古时坐席,尊长在上座,所以自称在下。;重(chóng)念蒙君实视遇厚,于反覆不宜卤莽,故今具道所以,冀君实或见恕也。;1.和“看”有关

2.同“现”

3.表示被动,可译成“被”。和“于”连用表示被动(见……于)格式。

例:是以见放。信而见疑,忠而被谤。

终必不蒙见察。(终究一定是不能被您理解)

4.用在动词前,表示对我如何,可译成“我”。

例:慈父见背。“见谅”“见笑”“有何见教”

①冀君实或见恕也。(希望您或许能够宽恕我吧)

②今君实所以见教者。(现在君实您用来指教我的)

;疏通文意:第二段;盖(句首语气助词,不译)儒者所争,尤在于名实,名实已明,而天下之理得矣。今君实所以见教者???以为侵官、生事、征利、拒谏,以致天下怨谤也。;补充语法“所”字结构

1.构成:通常由“所”加上一个名词或动词构成,形成一个

相当于名词或名词性短语的结构。

2.翻译:“……的地方”、“……的人”、“……的事物”

等。

3.示例:“所见所闻”可以理解为“所见到的事情(东西)和

所听到的事情(东西)”,“终日之所学”中的所

学”则指“所学到的东西”。;名实之辩;某则(却)以谓受命于人主(皇上),议(议定)法度而修之于朝廷,以授之于有司,不为(wéi)侵官;举先王之政,以兴利除弊,不为(wéi)生事;;为(wèi)天下理财,不为(wéi)征利;辟(bì)邪说,难(nàn)壬(rén)人,不为(wéi)拒谏。至于怨诽(fěi)之多,则固前知其如此也。;

链接高考固

(1)(2021·浙江卷)若固守而不移者译文:如果坚持己见而不改变立场

(2)(2021·浙江卷)然使景山固而不移译文:但要是使你固执不改变?

(3)(2020·全国卷Ⅲ)大司马必当固让译文:大司马一定会坚决推辞?

(4)(2019·全国卷Ⅲ)美哉乎山河之固译文:山河的险固形势多么壮美啊?

(5)(2024·全国甲卷)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

译文:本来是当时的英雄,可是现在在哪里呢

【答案】(1)坚持(2)顽固,固执(3)坚持(4)坚固(5)固然、本来

[课本回扣]

(1)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孟子》)

(2)秦孝公据崤函之固(贾谊《过秦论》)

(3)少年固强之(蒲松龄《促织》)

(4)独夫之心,日益骄固(杜牧《阿房宫赋》)

(5)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韩愈《师说》)

【答案】(1)巩固,安定(2)险要的地势(3)坚持、一定(4)顽固,固执(5)本来,确实;王安石如何一一反驳司马光的观点?;⑥最后讲到“怨诽之多”:却不再从正面反驳,仅用“固前知其如此”一语带过,大有对此不屑一顾的轻蔑意味。;疏通文意:第三段;人习(习惯)于苟且非一日,士大夫多以(把)不恤国事、同俗(附和世俗)自媚于众为善(当作好事),上乃欲变此,而某不量敌之众寡(多少),欲出力助上以抗(对抗)之,则众何为而不汹汹然?盘庚之迁,胥怨者民也,非特朝廷士大夫而已;;盘庚不为(wèi)(因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