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树名木生长监测管理技术规程》团体标准编制说
明
一、工作简况
1.任务来源
本项目依托江西省“双千计划”领军人才项目(程春松:JXSQ01038)
以及中药资源可持续利用江西省重点实验室开放项目、九江市杏林中
医药重点实验室开放项目。
2.起草单位
江西省、中国科学院庐山植物园;庐山杏林中药植物研究所;江
西庐科生态园林有限公司
3.主要起草人
姓名性别职务/职称工作单位任务分工
江西省、中国科学院庐山
程春松男副研究员负责人
植物园
江西省、中国科学院庐山
余林彬男工程师
植物园
江西省、中国科学院庐山
余杉女园林设计师
植物园
江西省、中国科学院庐山
肖海静女助理研究员
植物园
庐山杏林中药植物研究
刘歆女实习生
所
江西庐科生态园林有限
张远文男工程师
公司
庐山杏林中药植物研究
孔浩俊男工程师
所
庐山杏林中药植物研究
赵紫薇女财务
所
二、制定(修订)标准的必要性和意义
首先,古树作为重要的生态系统组成部分和文化遗产的载体,其
生存状况直接关系到区域生态环境的健康和文化传承的延续。随着城
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口密集地区的扩大,古树资源面临着严重的生存
环境压力和破坏威胁,其数量和质量正在不断减少,这对当地生态系
统的稳定性和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具有重要影响。因此,科学、系统地
进行古树监测是保障古树资源长期安全的重要手段。
其次,古树监测生长技术规程的编制能够填补当前古树监测工作
中存在的技术空白。传统的古树监测方法往往存在经验性、主观性强、
缺乏系统性等问题,难以满足现代科学管理和技术需求。通过制定科
学的技术规程,可以统一监测标准和方法,明确监测内容、流程和技
术手段,确保监测工作的规范性和科学性,从而提高监测效率和数据
质量,为古树保护提供可靠的技术支撑。
此外,古树监测技术规程的编制和实施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通过对古树的健康状况、生长特征、环境适宜性等方面的科学监测,
可以及时发现问题、采取针对性措施,有效延长古树的使用寿命,减
少因人为因素导致的古树病害和破坏。同时,古树监测数据可以为生
态修复、城市绿地规划、景观设计等提供重要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