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报告
PAGE
1-
2025年中公时政每日试题
一、政治
1.国内时事政治
(1)2025年第一季度,我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同比增长5.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增长6.1%,第二产业增加值增长5.4%,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5.7%。这一数据表明,在稳增长政策持续发力的背景下,我国经济运行总体保持稳定,经济结构调整成效显著。特别是在消费和投资领域,一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8.5%,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同比增长5.1%,显示出消费和投资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进一步增强。例如,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同比增长超过100%,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新亮点。
(2)在政策层面,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包括加大科技创新支持力度、推进产业转型升级、扩大内需等。其中,针对科技创新,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要“加强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具体措施包括:实施重大科技项目,加大对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的支持;推动科技成果转化,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加强知识产权保护,营造良好创新环境。以5G技术为例,我国在5G技术研发、基础设施建设、应用推广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截至2025年3月,我国5G基站总数达到210万个,5G用户数超过4亿户。
(3)在民生保障方面,2025年第一季度,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2.1%,涨幅较上年同期回落0.2个百分点。其中,食品烟酒价格上涨2.7%,衣着价格上涨1.2%,居住价格上涨1.8%,生活用品及服务价格上涨1.9%,教育文化和娱乐价格上涨1.3%,医疗保健价格上涨1.7%,其他用品和服务价格上涨0.8%。在就业方面,一季度全国城镇新增就业人数达到800万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61.9%。例如,在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我国积极推动线上线下融合发展,为劳动者提供了更多就业机会。同时,政府还加大对中小企业支持力度,帮助稳定就业岗位。
2.国际时事政治
(1)2025年,全球政治局势继续呈现多极化发展趋势。根据联合国发布的《全球政治地图报告》,目前世界上共有10个主要政治力量中心,其中美国、中国、欧盟、俄罗斯、印度、日本、巴西、土耳其、南非和韩国占据重要地位。这一格局反映了国际力量对比的变化,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在国际事务中的影响力不断提升。以G20为例,该组织已成为全球治理的重要平台,各国领导人通过G20峰会讨论解决全球性经济、社会和环境问题。
(2)国际安全形势方面,2025年全球恐怖主义活动有所下降,但仍对部分地区构成威胁。据国际恐怖主义监测组织统计,2024年全球恐怖袭击事件较上年减少20%,死亡人数下降15%。然而,极端主义思想的传播仍需警惕。例如,在中东地区,一些国家加大了对恐怖组织的打击力度,同时通过教育和文化交流等方式,努力消除极端主义思想的社会土壤。
(3)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持续推进。世界贸易组织(WTO)数据显示,2024年全球货物贸易量同比增长3.4%,其中发达国家增长2.5%,发展中国家增长4.1%。这一增长得益于全球供应链的优化和贸易便利化政策的实施。以RCEP为例,该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自2022年1月1日起生效,成员国间关税减让和贸易自由化措施逐步实施,为区域经济发展注入新动力。同时,全球经济治理体系改革也在不断深化,各国共同努力推动建立更加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秩序。
3.重要会议及讲话
(1)2025年5月,全国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期间,政协委员们围绕国家重大战略、经济社会发展、民生改善等议题展开深入讨论。会议强调,要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会议期间,共收到提案约3000件,其中关于科技创新、绿色发展、民生保障等方面的提案尤为突出。
(2)2025年6月,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在北京举行。会议指出,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会议强调,要深入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加快构建生态文明体系,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会议期间,发布了《关于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意见》,明确了未来五年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重点任务。
(3)2025年7月,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强调,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加快教育现代化建设。会议提出,要深化教育改革,优化教育结构,提高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公平。会议期间,发布了《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意见》,旨在推动教育系统全面深化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4.政策法规解读
(1)2025年,我国政府发布了《关于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的意见》,旨在进一步降低企业制度性交易成本,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意见》提出,要全面深化“放管服”改革,加快转变政府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