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产品化设计概述
8.2产品化设计的流程与方法
8.3手板模型产品化制作;8.1产品化设计概述;一般来说,工业产品是指工业企业用材料进行生产性活动所创造出的有某种用途的生产成果,该成果最终能够被人们使用,并满足人们某种功能需求。本章所指的产品化设计是指在模块设计、样机调试完成后,将样机转化为符合市场需求的商品的过程。
产品化设计在企业地位的提高,原因是企业意识到并了解设计所蕴含的巨大价值。好的设计能带给企业巨大的经济价值。通过设计的开展,企业可以在满足产品使用功能的基础上优化产品结构、材料,降低生产成本,提高附加值和利润,这使得产品化设计成为企业发展必不可少的手段。同时,设计的价值也在科技发展、行业整理和竞争加剧的背景下凸显出来,设计也能把企业与消费者的距离拉近。因为对消费者而言,产品的使用功能固然重要,但是产品的外观、质量、品质和艺术水平等方面能够带给消费者更高层次的使用体验。;8.2产品化设计的流程与方法;8.2.1认识问题
在进行产品化设计的过程中,通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随着设计的开展与深入,大量的信息和问题随之而来,让人无从下手。所以我们必须在设计的初始阶段,就清楚存在的问题以及问题的组成和结构。
在“人—机—环境—社会”这一系统中,要厘清各要素间的相互作用和关系,编制相关的图表,如制订相关的设计计划表和实践安排表,此表格可贯穿整个设计过程,有助于设计者全面地认识设计问题,找出各要素之间的关系,把握总体的设计目标,从而顺利完成设计任务。;8.2.2设计调研
进行设计调研,设计市场需要的产品,是产品设计者的首要工作。对于设计活动,应明确产品化设计不是封闭的自我包含的活动,而是设计师综合人、市场竞争、产品机能、审美、社会文化等诸因素进行编码,再在市场销售中由消费者进行解码的符号性活动。具体而言,设计师在进行产品设计时,应围绕以下几个要素进行设计调查和问题分析。
1)人的因素
作为消费者的“人”是我们设计中要考虑的核心问题,智能机电产品设计总是以满足人的部分需求为目标之一。人???有自然性和社会性双重属性,自然性的人有物质需求,而社会性的人需要社会认同和自我实现,所以人的需求的满足具有层次性。马斯洛比较系统地将人的需求从低到高分为5个层次,即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会需求(友谊、爱情、归属)、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人们对产品的需求总是遵从从“量”到“质”再到“情”的逐步发展过程。特别在技术同质的今天,人们越来越注重产品实用功能后面蕴含的各种精神文化因素。在进行产品设计时,以人为中心,满足人们物质和精神的需求十分重要,因此促使我们采用不同的设计策略满足不同的需求。;2)市场竞争因素
为了有效地分析竞争对象,首先要明确产品的竞争者;然后分析它们的市场策略、优势和不足;最后,进行策略选择。具体而言,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市场竞争因素。
(1)确定竞争对象。通常竞争对象的确定,一方面从技术指标分析,另一方面从市场指标分析。
(2)分析竞争对象的市场策略。
(3)研究竞争对象的优势与不足。从技术指标和从市场指标两方面进行分析。
(4)策略选择。产品设计策略有两种:一种是进攻,一种是回避(但实际上往往是两种策略同时使用)。;3)产品机能因素
产品的机能主要表现为产品的形态和功能。产品的形态差异除了源自功能和结构上的较大变化,一般源自零部件组合的变化,如外壳的组合关系,尤其是对于那些由于新材料或新加工技术的改变以及流行风格受社会进步而改变形态的产品,形态的改变大多为组合的变化,也就是说,零部件的组合关系决定了产品的形象。
同时,必须保证产品在功能上不能有点滴的差错。若发生问题,例如智能台灯不亮、洗衣机洗不干净衣物等,都必须重新从技术角度寻找新的解决方法、依据和组合原理,以发挥最完善的产品功能。;4)审美因素
美具有让人们的感官愉悦的特质。“美”产生于审美主体与审美对象之间,表现为审美对象作用于审美主体的一种心理感受。从这个角度去理解产品设计所创造的“形”和“态”:“形”指人的主观感受,反映在产品的形状、颜色、质感等方面,通常其要表达的是一种功能上的美;“态”是指蕴含在物体内的“神韵”,往往带有一定的含义和象征,能够唤起人们对某一情绪的体验。产品化设计的审美是上述“形”与“态”的有机结合。产品设计中,对于审美因素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通常应注意以下几点:
(1)产品整体造型与环境的和谐关系。
(2)整体造型是否清楚地表达了产品的功能。
(3)产品造型是否具???刻意性,是否有明确的结构特点,是否遵守明确的造型原则。
(4)造型是否能激起欣赏者心灵上的共鸣,整体的表现是否能引起使用者的兴趣,产生好奇或愉快的感觉。
(5)在造型材料的选用、生产过程和报废回收处理方面,要考虑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