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考编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题)
1.我国的根本大法是()
A.刑法
B.宪法
C.民法
D.行政法
答案:B
2.教师职业开始出现于()
A.原始社会末期
B.奴隶社会初期
C.封建社会初期
D.资本主义社会初期
答案:B
3.教育目的的社会本位论的代表人物是()
A.卢梭
B.福禄贝尔
C.涂尔干
D.裴斯泰洛齐
答案:C
4.教学过程的中心环节是()
A.引起学习动机
B.巩固知识
C.领会知识
D.运用知识
答案:C
5.班主任工作的中心环节是()
A.了解和研究学生
B.组织和培养班集体
C.做好个别教育工作
D.统一多方面的教育力量
答案:B
6.世界上最早的一部教育专著是()
A.《学记》
B.《论语》
C.《大教学论》
D.《普通教育学》
答案:A
7.学校产生于()
A.原始社会
B.奴隶社会
C.封建社会
D.资本主义社会
答案:B
8.现代教育派的代表人物是()
A.赫尔巴特
B.杜威
C.夸美纽斯
D.洛克
答案:B
9.课程计划的中心问题是()
A.开设哪些科目
B.各门学科开设的顺序
C.各门学科的教学时间
D.各门学科的教学方法
答案:A
10.提出“最近发展区”理论的心理学家是()
A.维果茨基
B.布鲁纳
C.加涅
D.桑代克
答案:A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题)
1.以下属于教育的文化功能的有()
A.传递文化
B.选择文化
C.融合文化
D.创造文化
答案:ABCD
2.教师的专业素养包括()
A.专业知识
B.专业技能
C.专业态度
D.专业情意
答案:ABCD
3.以下属于教学原则的有()
A.直观性原则
B.启发性原则
C.巩固性原则
D.因材施教原则
答案:ABCD
4.班级管理的模式有()
A.常规管理
B.平行管理
C.民主管理
D.目标管理
答案:ABCD
5.影响人身心发展的因素主要有()
A.遗传
B.环境
C.教育
D.主观能动性
答案:ABCD
6.课程的类型按组织方式可分为()
A.分科课程
B.综合课程
C.活动课程
D.隐性课程
答案:AB
7.德育的途径主要有()
A.思想品德课与其他学科教学
B.社会实践活动
C.课外、校外活动
D.共青团、少先队活动
答案:ABCD
8.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内容包括()
A.学生心理
B.学习心理
C.教学心理
D.教师心理
答案:ABCD
9.以下属于新型师生关系特点的有()
A.尊师爱生
B.民主平等
C.教学相长
D.心理相容
答案:ABCD
10.以下属于教育目的的功能的有()
A.导向功能
B.激励功能
C.评价功能
D.调控功能
答案:ABCD
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10题)
1.教育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
答案:对
2.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
答案:对
3.教学就是上课。()
答案:错
4.德育过程就是品德形成过程。()
答案:错
5.学生是教育的对象,不是自我教育和发展的主体。()
答案:错
6.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
答案:对
7.班集体不是自然形成的,而是班主任创建的。()
答案:错
8.教育心理学是一门理论性学科。()
答案:错
9.教师劳动的创造性主要体现在因材施教上。()
答案:错
10.素质教育就是不要考试。()
答案:错
四、简答题(每题5分,共4题)
1.简述教师劳动的特点。
答案:教师劳动具有复杂性(任务多样、对象差异大等)、创造性(因材施教、教学方法创新等)、示范性(教师言行举止对学生有示范作用)、长期性(人才培养周期长)。
2.简述教学方法选择的依据。
答案:教学方法选择依据教学目的和任务、课程性质和教材特点、学生年龄特征、教学时间和设备条件等。
3.简述班主任工作的内容。
答案:了解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