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财务管理学》学习中应注意.pptx
文件大小:307.33 KB
总页数:28 页
更新时间:2025-04-03
总字数:约4.45千字
文档摘要

《财务管理学》学习中应注意的问题;一、关于课程性质、课程发展历史;知识模块顺序及对应的学时;;2、课程发展历史;财务管理学的框架结构

;Brigham和Ehrhardt(2005)在《财务管理:理论与实践》一书提出,大部分财务管理知识围绕三个问题展开:

(l)一个特定公司的股票价值通过什么因素产生;

(2)管理者如何选择增加公司价值的决策;

(3)管理者如何保证公司在执行这些计划的时候不出现资金暇乏?

;Ros。(2002)等人在《公司理财基础》一书中认为,财务经理必须关注三类基本问题:

第一个问题着眼于企业的长期投资(资本预算);

第二个问题着眼于企业对支持其长期投资需要的长期筹资的获取和管理方式(资本结构);

第三个问题着眼于对客户收款和向供应商付款等日常财务活动的管理(营运资本管理)。;若进一步考察这三本及其他财务管理类教科书的内容安排,就会发现西方学者对财务管理学框架的认识还是大同小异的,即:一个目标函数、四个模块的内容和一个财务管理工具箱组成。其中:

一个目标是公司价值最大化;

四个模块的内容包括投资决策、融资决策(或资本结构)、股利决策和营运资本管理;

财务管理工具箱里有四把工具,即会计报表与比率、现值、风险收益模型和期权定价模型。;财务管理学的总体特征;2.以价值为主线展开。

财务管理学体系设计的出发点是价值最大化,为使目标与手段相统一,在解决实际的投融资决策问题,所选择的基本方法自然就是能够体现价值最大化的成本与效益比较分析法,诸如资本成本、净现值或现值指数、内部报酬率等,都是这种基本方法的具体体现。

以价值标准作为投融资决策的唯一标准,显然是与财务管理学体系在建构时所采用的工具主义方法论或分析范式有关,但问题是,在现实世界里,价值往往并不是公司决策的唯一标准,尤其是在国有企业。在我国,国有企业仍是国民经济的主导,而在国有企业的使命结构中,非价值性的社会责任类目标无疑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它构成国有企业决策(包括投融资决策)的重要的出发点。即使是私营企业,非价值类的社会责任目标也是其使命结构中不可或缺的。;其次,即使将价值视为公司决策的唯一选择标准,所定义的“价值”概念也是不完全的。对公司或股东价值的过分强调,必然导致对社会价值或成本的忽视。而在现实世界里,公司行为的外部性影响是非常显著的,诸如环境污染成本等,是公司决策时不可忽视的因素。现实中我们可以看到的事实上,公司的许多决策对增进公司或股东价值是有利的,但却给社会带来了巨大的成本。

再其次,当我们过分强调以公司或股东价值作为决策的出发点或标准时,势必会把那些活生生的然而对决策有实际影响的人、制度、文化等因素排斥在决策体系之外,事实上也就是排除在财务管理学的体系之外,原本应该活生生的财务管理学因此而变成了“没有血液循环的躯体”。;3.以决策为重心展开。

之所以如此,可能与西方学者对财务概念的理解有关。在西方学者看来,公司财务通常被狭隘地定义为与公司主管所做决策有关的一些内容(AswathDamodaran,2001)。以决策为展开虽便于定量分析,并使框架结构前后逻辑一贯,但显然易见的问题是,以决策为重心的财务管理学无法反映公司财务管理的全貌。尽管不同财务事项其工作流程会有很大不同,但财务管理的基本流程还是基本一致的,这个基本流程至少包括财务战略与目标、财务决策、财务预算、财务控制、财务分析、财务评价与激励、财务预普等。很显然,以决策为重心的财务管理学还不能涵盖整个财务管理流程,这也是财务管理理论偏离实际的重要原因。;4.强调定量分析:数字财务。

当人们把决策问题作为公司财务所要解决的基本问题、并把价值标准作为决策的唯一选择标准时,所有的财务问题实际上都可以用数学模型来描述和解决了。检索一下财务管理的教科书和学术杂志,我们便可以看到连篇累犊的复杂的形式推理与经济计量技术,而与公司财务问题密切相关的文化、制度、意识形态等不可量化的因素,则被作为外生变量而被统统抽象掉了。这样的形式安排虽然易于构建数学模型,但依据这样的安排究竟能够在多大程度上提供对许多公司财务现象的令人信服的解释,以及究竟是否能够开出可以明确解决公司财务问题的政策药方,是很值得怀疑的。我赞成ShiUer(200l)的见解:过多地依赖这些原始的模型并把它们作为政策讨论的基础是十分冒险的行为,因为这些模型只适用于那些能够用精确的科学方法解决的问题。如果过多地苛求精确,就有可能因过于狭隘而出现离题的危险。;二、关于人才培养目标;对于财务管理专业,开设了投融资方向和企业财务管理方向两个课程选修方向。目标则在于使学生掌握财务管理的基本原理和理论,在此基础上,通过实践教学环节(如组织案例分析、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