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吴证券研究所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东吴证券研究所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内容目录
TOC\o1-3\h\z\u我国为何引入买卖国债? 5
央行买入国债对长短端债券收益率有何影响? 6
2.1.美国:1942-1951年 6
2.2.日本:2016-2024年 8
2.3.澳大利亚:2020-2021年 11
2.4.海外借入经验总结 13
央行卖出国债对长短端债券收益率有何影响? 13
主动卖出 13
3.1.1.新西兰:2022年起 13
3.1.2.瑞典:2023年起 15
被动卖出 17
海外卖出经验总结 17
海外买入和卖出国债对我国有何启示? 18
风险提示 18
东吴证券研究所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东吴证券研究所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图表目录
图1:央行通过买入国债增加其持有规模(单位:亿元) 6
图2:美国财政盈余(单位:百万美元) 7
图3:日本国债净发行额(单位:万亿日元) 8
图4:日本央行政府债券持债额及持债占比(单位:万亿日元、%) 9
图5:日本QQE以来国债利率(单位:%) 11
图6:澳大利亚国债利率和央行资产规模(单位:%、百万澳元) 12
图7:新西兰年度名义GDP和CPI同比(单位:%) 14
图8:新西兰LSAP计划规模及国债收益率(单位:百万纽元、%) 14
图9:瑞典年度名义GDP和CPI同比(单位:%) 15
图10:瑞典央行持有债券规模(单位:百万瑞典克朗) 16
图11:瑞典2年期和10年期国债收益率(单位:%) 16
图12:美联储持债规模及美债利率(单位:百万美元、%) 17
表1:2024年央行历次提示长债风险情况 5
表2:日本央行国债干预操作表(单位:万亿日元) 10
表3:美日澳通过借入国债方式进行YCC总结 13
表4:新西兰、瑞典、美国卖出国债经验总结 18
东吴证券研究所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东吴证券研究所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2024年,我国迎来了债券大牛市,全年10年期国债收益率由2.5601%下行88bp至
1.6752%,尤其是12月,10年期国债收益率从月初的1.9810%下行31bp。过快下行的利率和蕴含的风险引发了监管部门的注意,央行多次提示利率风险,并且引入了买卖国债的新型货币政策工具。虽然没有明确表示此举为收益率曲线控制(YCC),但在操作手法和目的上,与其他国家的收益率曲线控制有相似之处。本篇报告作为“低利率时代”系列的第三篇,探讨各国如何通过买卖国债的方法来控制收益率曲线,以及在买入和卖出的时间段上,债券市场将如何表现。
我国为何引入买卖国债?
2024年以来,各期限国债收益率加速下行,同时在单边行情下,各类机构为拉长久
期以赚取更多的资本利得,追捧长期债券,令30年期和10年期国债之间的期限利差一度压缩至9月23日10bp的低位。
在此背景下,央行多次提示利率风险,5月30日《金融时报》发文称,人民银行应该会在必要时卖出国债,首次提及买卖国债的可能性,随后在6月19日召开的陆家嘴论坛上,央行行长潘功胜表示“保持正常向上倾斜的收益率曲线”,为了令收益率上行,应当采取的操作同样是卖出国债。但从央行的资产负债表上看,截至2024年7月仅为
1.5万亿元,可以卖出的国债数量有限。随后7月《金融时报》发表的文章《业内人士:疯抢国债,也是对经济的“扰动”》中,表示“央行有可能通过借入国债,然后再在二级市场卖出,以达到维持正常收益率曲线的目的”,引入了“先借入,后卖出”的概念。
2024年8月起,央行于每个月月底发布《公开市场国债买卖业务公告》,8-12月分
别于公开市场净买入国债1000、2000、2000、2000和3000亿元,截止2025年2月底
央行资产负债表中的对政府债权提升至2.8万亿元,有效增加了后续卖出国债的操作空间。
表1:2024年央行历次提示长债风险情况
时间
事件
4月3日
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2024年第一季度(总第104次)例会上,央行提出:在经济回升
过程中,也要关注长期收益率的变化。
4月9日
新闻报道央行与三家政策性银行座谈,讨论了长期限利率债市场形势,提到长久期资产
的利率风险值得关注。
4月23日
《金融时报》发布文章,央行有关部门负责人在接受采访时再提“长债风险”。
5月30日
央行主管媒体发文称,如果长期国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