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新技术企业的税收优惠政策研究—以厦门市企业为例
摘要
由疫情导致的全球经济低迷的情况还在持续,各国都迫切希望能够恢复经济,发展高新技术及其产业是一项重要的经济复苏政策。我国经济正处于重要的攻坚期,在这一特殊时期我国要抓住机遇,在经济上争取一个新提升。发展高新技术企业不仅能拉动传统产业的转型和发展,更能为我国提供科技创新的动力和源泉,因此我国鼓励企业加大对高新技术研发活动的投入,也出台了许多税收优惠政策为高新技术企业提供便利和支持。本文借助文献研究法和案例分析法,先从分析税收优惠政策对高新技术企业的正面影响出发,以厦门市当下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形势为例,展开研究。借鉴国外在这一方面的优秀、成熟经验,总结出完善高新技术企业税收优惠政策方面的意见。
关键词:高新技术税收优惠政策
目录
绪论
高新技术企业税收优惠政策的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相关概念的界定
税收优惠政策理论基础
税收优惠政策对高新技术企业的影响
税收优惠政策降低高新技术企业的风险
税收优惠政策推进高新技术企业的创新
高新技术企业税收优惠政策的现状分析----以厦门市企业为例
我国现行的高新技术企业税收优惠政策体系
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的现状以及税收优惠政策的效应
高新技术企业税收优惠政策存在的问题
国外高新技术企业税收优惠政策举例及主要经验总结
国外高新技术企业税收优惠政策举例
国外高新技术企业税收优惠政策的经验总结
优化我国高新技术企业税收优惠政策的建议
升级高新技术企业税收优惠政策体系
拓宽享受高新技术企业税收优惠范围
加大针对中小型高新技术企业的税收优惠力度
总结
绪论
受新冠疫情不断卷土重来的影响,世界多国的经济发展远景存在诸多不确定性,加重了经济转型时期的复杂性。在各国经济萎缩的情况下,发展高新技术及其相关产业无疑是一项重要的经济复苏政策,这也是许多国家共同的选择。
未来五年对中国而言是非常重要的时期,要走好现代化强国的建设之路,中国企业正面临复杂多变的发展局势。高新技术企业的繁荣发展,是我国用以带动传统产业转型和发展的重要手段。近年来,我国出台了许多优惠政策来鼓励高新技术企业加大对研发活动的投入。但由于我国针对高新技术企业的税收优惠政策仍处于发展前期,缺乏经验,不如其他国家成熟,因此不可避免地出现一些漏洞和不足。在政策上还有可以完善的空间。完善我国高新技术企业的税收优惠政策任重而道远,还需要多方共同努力。
高新技术企业税收优惠政策的有关概念与理论
相关概念的界定
高新技术企业的概念和特征
高新技术企业指的是企业研发属于世界科技前沿,具有知识密集、技术密集型特点的新兴技术,取得核心技术的知识产权并为企业带来效益。该企业最大的特点是创新科研能力对企业十分重要,研究和开发费用投入较大,且企业的发展大大依赖科研人才。这一概念在上世纪80年代由美国学者首次提出,而后陆续获得各国学者的认可。在我国,《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法》有对高新技术企业的概念作出解释和界定。在此后的一段时间内,该管理办法都作为界定高新技术企业范围的政策依据。在我国主流思想里,高新技术企业即能够保持研究开发与技术成果之间相转化,最后形成核心自主知识产权,并能借此获得企业效益的居民企业,具有高投入、高收益、高外溢、高技术、高创新等特点。
税收优惠政策的概念
税收优惠政策指的是在税法层面,为了配合国家当时时期的发展战略或发展总目标,政府有针对性的出台一些鼓励和帮扶性质的税收规定,对一些纳税人或企业给予税负上的减免,以减轻人民或企业的经济负担,来表示国家对企业的支持,借此来促进其发展。同时适宜的税收优惠政策是国家调控社会经济的重要途径,尤其是在经济下行的特殊时期,能有效促进经济平稳运行,保持社会稳定安宁。我国最常见的税收优惠形式有减免税、退税、税率差异、先征后退、税收抵免等。从税种种类来划分,有所得税、流转税、财产税三种优惠种类。
税收优惠政策理论基础
“经济人”假设
“经济人”理论的提出者是亚当斯密,这是一种由享乐主义演变来的理论。该理论认为人的一切行为动机都源于利益驱使,人工作的目的是获得利益,因此“经济人”也被称为“唯利人”。由于人的趋利性,我们可以认为,资本家作为“经济人”,同时也是潜在的投资者,以追求自己的利益最大化为目标,会将资金投入在让自己获得更多收益的地方,高新技术企业的税收优惠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降低企业的风险,降低投资失败的可能性,就能吸引投资者将资本更多地投入高新技术企业,从而促进其发展。
“市场失灵”理论
市场失灵即市场对商品或劳务等各资源的配置无法形成最优的效益。同时市场失灵理论也常用以描述市场功能无法满足公众利益需求的情况。有学者研究市场失灵产生的深层次原因,得出结论为:市场垄断现象的出现导致形成不完全竞争市场;公共产品的非竞争和非排他特性产生的问题导致公共产品供给失衡;正外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