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吊验收报备
塔吊装好后不能直接使用,必须走完验收流程并完成备案。整个流程需要多方配合,确保每个环
节都符合安全标准。这里把关键步骤和注意事项整理清楚,方便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操作。
安装单位完成塔吊安装后,先组织内部检查。检查重点包括基础稳定性、金属结构变形情况、螺
栓紧固程度、钢丝绳磨损状态。操作人员要测试起升、回转、变幅机构运行是否正常,检查力矩限制
器、重量限制器、高度限位器等安全装置有效性。发现任何异常必须立即停机整改,不能带病运行。
自检合格后,联系第三方检测机构。检测机构需具备相应资质,派出专业检测人员到现场。检测
项目覆盖整机性能测试、安全装置有效性验证、电气系统绝缘测试、接地电阻测试。检测人员会操作
塔吊进行空载、额定载荷、超载10%动态测试,观察结构件是否异常振动或异响。特别注意标准节
连接处、回转支承部位、吊臂连接销轴这些关键点。
取得检测合格报告后,施工单位需在三个工作日内向工程所在地住建部门报备。准备的材料包括
塔吊出厂合格证、安装单位资质证书、检测报告、操作人员特种作业证、安装告知书。注意核对设备
备案编号与实体铭牌是否一致,检测报告有效期是否在三个月内,操作人员证件是否在复审有效期内。
监理单位收到报备资料后,组织总包单位、安装单位、租赁单位进行联合验收。验收当天重点核
查塔吊与周边建筑物的安全距离是否满足要求,多塔作业时防碰撞措施是否到位,群塔作业方案是否
经过专家论证。检查塔吊基础周边排水系统是否完善,避免积水导致基础沉降。模拟突发断电情况测
试制动器能否有效锁死吊钩。
验收通过后,参与各方在验收表上签字确认。施工单位将验收资料扫描上传至建筑起重机械管理
系统,打印系统生成的备案凭证张贴在塔吊操作室内。备案信息需包含设备型号、备案编号、使用期
限、最大起重量等关键参数。特别注意备案截止日期不得超出检测报告有效期,使用过程中每半年需
要重新检测。
日常使用中,操作人员每天作业前必须进行空载试运行,检查制动器、限位器灵敏度。风速超过
12米/秒时禁止作业,六级以上大风天气需提前锁定回转机构。每月由安全员对标准节螺栓进行二次
紧固,检查钢丝绳断丝情况是否超标。每次顶升加节后,必须重新检测垂直度偏差,确保不超过千分
之四。
遇到安监站抽查时,需现场提供设备档案盒内的完整资料。包括最近一次的检测报告、维修保养
记录、顶升验收记录、操作人员交接班记录。特别注意顶升作业必须保留前后对比照片,安装拆卸过
程需留存影像资料备查。
常见问题主要集中在资料不全和实体隐患两方面。资料方面容易漏掉顶升告知书、部件更换记录,
实体问题多出现在标准节混用、私自调节力矩限制器、基础积水未处理。曾发生过因使用不同厂家标
准节导致塔身失稳的案例,必须严格执行同一厂家原则。
不同地区具体要求存在差异。比如沿海地区需额外提交防风应急预案,地震带项目要提供抗震加
第1页共2页
固证明,城区项目需提供防光污染措施说明。跨省使用的塔吊要重新在工程所在地备案,已到报废年
限的设备严禁办理异地备案。
出现纠纷时的处理流程要记牢。安监部门下达整改通知后,需在整改单上写明具体问题和整改时
限。对于责令停用的情况,必须切断电源并悬挂禁用标牌,整改完成后需原验收单位重新确认。涉及
安全事故的,要完整保留现场影像、操作记录仪数据,配合事故调查组取证。
维护保养环节容易被忽视。每台塔吊应建立单独的维修档案,记录每次保养时间、更换零件清单、
维修人员签字。润滑部位要明确标注注油点和保养周期,比如回转齿轮每月涂抹润滑脂,钢丝绳每周
进行油脂养护。存放备品备件时,螺栓、开口销等标准件要密封保存防止锈蚀。
人员管理方面要特别注意。信号司索工必须与塔吊司机配套持证,每台塔吊固定操作人员不超过
三人。新入场司机需进行项目级安全交底,熟悉周边高压线位置、地下管线分布、吊装区域隔离措施。
交接班时要检查操纵杆是否回位、电源是否关闭、门窗是否锁好。
拆除塔吊前的准备工作同样重要。提前编制专项拆除方案并通过审批,清理周边堆放材料。检查
拆卸吊具的完整性,对锈蚀严重的连接销轴提前喷洒松动剂。遇雷雨天气不得进行拆除作业,夜间施
工需申请特殊作业许可证。最后的标准节落地时,要铺设缓冲垫木防止部件变形。
整个过程涉及二十余个质量控制点,每个节点都要留下书面记录。从设备进场验收到最终拆除退
场,形成完整的闭环管理。把握住结构安全、程序合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