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
一、课程背景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空调已成为现代家庭、公共场所和工业生产中不可或缺的设备。为了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本课程旨在使学生掌握空调工程的基本理论、设计方法和施工技术,为今后从事空调工程的设计、施工、安装、调试和管理等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课程目标
1.知识目标:
(1)使学生掌握空调工程的基本理论,包括空气调节、制冷技术、热工基础等;
(2)使学生熟悉空调系统的组成、工作原理和运行调节;
(3)使学生了解空调工程的常用设备、材料和技术;
(4)使学生掌握空调工程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2.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具备空调工程设计的基本能力,能够根据实际需求进行空调系统的设计;
(2)培养学生具备空调工程施工、安装、调试和管理的实际操作能力;
(3)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3.素质目标:
(1)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求实的工作作风;
(2)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
(3)培养学生具备较强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三、课程内容
1.空气调节基础知识
(1)空气的性质与状态;
(2)空气调节的基本原理;
(3)空调系统的分类与组成。
2.制冷技术
(1)制冷剂与载冷剂;
(2)制冷压缩机;
(3)膨胀阀与节流机构;
(4)冷凝器与蒸发器;
(5)制冷系统的运行调节。
3.热工基础
(1)热量传递;
(2)热工计算;
(3)热交换器。
4.空调工程设计
(1)空调负荷计算;
(2)空调系统设计;
(3)空调设备选型;
(4)空调工程图纸绘制。
5.空调工程施工、安装与调试
(1)空调工程施工组织;
(2)空调设备安装;
(3)空调系统调试;
(4)空调工程验收。
6.空调工程管理
(1)空调工程合同管理;
(2)空调工程进度管理;
(3)空调工程质量控制;
(4)空调工程安全管理。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1.讲授法:教师系统讲解空调工程的基本理论、设计方法和施工技术。
2.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工程案例,使学生了解空调工程的设计、施工和管理过程。
3.实验教学法:组织学生进行空调系统实验,加深对空调工程理论知识的理解。
4.讨论法: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5.多媒体教学:利用多媒体课件、视频等资源,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果。
6.实践教学:组织学生进行空调工程施工、安装、调试等实践操作,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五、课程考核
1.平时成绩:包括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实验报告等,占总成绩的30%。
2.期中考试:考察学生对空调工程基本理论、设计方法和施工技术的掌握程度,占总成绩的30%。
3.期末考试:考察学生对空调工程的综合应用能力,占总成绩的40%。
六、课程实施与评价
1.课程实施:按照教学计划,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和教学进度,确保课程教学质量。
2.教学评价:通过学生评价、同行评价和领导评价等方式,对课程进行综合评价,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课程质量。
3.教学反馈:定期收集学生、同行和领导对课程的反馈意见,及时调整教学方案,确保课程目标的实现。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备空调工程的基本理论、设计方法和施工技术,为今后从事空调工程相关工作奠定坚实基础。
第2篇
一、课程概述
1.课程名称:空调工程
2.课程性质:专业核心课程
3.课程目标:
(1)知识目标:使学生掌握空调系统的基本原理、设计方法、安装调试和维护保养等方面的知识。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具备空调系统的设计、施工、调试和维护能力,能够独立完成空调工程的相关工作。
(3)素质目标:培养学生的工程意识、创新精神和团队协作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课程内容
1.课程模块划分
(1)模块一:空调基础知识
(2)模块二:空调系统设计
(3)模块三:空调设备与材料
(4)模块四:空调系统安装与调试
(5)模块五:空调系统运行与维护
2.各模块具体内容
模块一:空调基础知识
(1)空调系统的分类与组成
(2)空调系统的基本工作原理
(3)空调系统的热力学基础
(4)空调系统的空气处理过程
模块二:空调系统设计
(1)空调负荷计算
(2)空调系统方案设计
(3)空调设备选型
(4)空调系统图纸绘制
模块三:空调设备与材料
(1)空调设备分类与性能
(2)空调设备选型与安装
(3)空调材料选用与施工
模块四:空调系统安装与调试
(1)空调系统安装工艺
(2)空调系统调试方法
(3)空调系统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