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地质工程复习资料.pdf
文件大小:982.82 KB
总页数:9 页
更新时间:2025-04-03
总字数:约7.91千字
文档摘要

一、工程地质学基本概念及方法

考试内容

工程地质学的主要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及实际意义,它与其它学科间的相互关系,工程地

质学发展历史、现状和研究前沿。

考试要求

1.理解工程地质学的内涵及任务;

2.掌握工程地质学所涉及的基本概念,例如工程地质条件、工程地质问题等;

3.掌握工程地质学研究方法,针对各类工程地质问题的研究思路及基本方法;

4.了解工程地质学与其它学科间的相互关系及其发展前沿。

1.工程地质学是一门研究与工程建设有关的地质问题,为工程建设服务的地质学科,属应用

地质学的范畴。

2.人类工程活动与地质环境间的关系:

(1)地质环境对工程活动的制约作用。地震活动损毁建筑物,软弱土体不适工程建设,岩溶

洞穴影响水库水电站,崩塌滑坡改变线路等。从安全、经济、正常使用三个方面影响建筑物。

(2)工程活动反作用于地质环境。大量抽汲地下水引起地面沉降,造成海水入侵等;大型水

库使河流水文与水文地质条件发生变化,引起库岸再造、库周浸没、诱发地震等。

(3)研究地质环境与人类工程活动间的关系,使两者间的矛盾转化和解决,是工程地质学的

基本任务。

3.工程地质勘察主要任务:

(1)阐明建筑地区的工程地质条件,指出对建筑物有利和不利的因素。

(2)论述建筑物所存在工程地质问题,进行定性和定量评价,做出确切结论。

(3)选择地质条件优良的建筑场地,根据场地工程地质条件对建筑物配置提出建议。

(4)研究建筑物兴建后对地质环境的影响,预测其发展演化趋势,提出利用和保护地质环境

的对策和措施。

(5)根据所选地点的工程地质条件和存在的工程地质问题,提出有关建筑物类型、规模、结

构和施工方法的合理建议,以保证建筑物正常施工和使用所应注意的地质要求。

(6)为拟定改善和防止不良地质作用的措施方案提供地质依据。

4.工程地质条件:指的是与工程建设有关的地质因素的综合,或是工程建筑物所在地质环境

的各项因素,包括岩土类型及其工程性质、地质构造、地貌、水文地质、工程动力地质作用和

天然建筑材料等方面。

5.工程地质问题:指工程地质条件与工程建筑物之间所存在的矛盾与问题。

6.工程地质学的研究方法。

(1)自然历史分析法。工程地质学的研究对象是地质体和各种地质现象,是自然地质历史过

程中形成的,且随所处条件的变化,还在不断发展演化。故对一个动力地质作用或建筑场地进

行工程地质研究时,先做好基础地质工作,查明各项自然地质条件和各种地质现象及它们间的

关系,预测其发展演化趋势。

(2)数学力学分析法。在自然历史分析法的基础上开展。根据所确定的边界条件和计算参数,

运动理论公式或经验公式进行定量计算。为了搞清辩解条件和合理选用各项计算参数,需进行

工程地质勘探、试验,有时需耗费大量资金和人力,除大型或重要建筑物外,一般采用经验数

据类比计算。

(3)模型模拟试验法。帮助我们探索自然地质作用的规律,揭示某一工程动力地质作用或工

程地质问题产生的力学机制及发生、发展演化的全过程,以便我们做出正确的工程地质评价。

适用于自然规律或建筑物与地质环境相互作用的关系难以用数学表达式表示或解答。

(4)工程地质类比法。用于定性或半定量评价。是将已建建筑物工程地质问题的评价经验运

用到自然地质条件大致与之相同的拟建同类建筑物中去。由于自然地质条件不可能完全相同,

类比时又把条件加以简化,故这种方法较为粗略,一般适用于小型工程或初步评价。

、活断层工程地质研究

考试内容

活断层的基本概念、基本特征、活断层鉴别及研究方法、活断层区建筑原则。

考试要求

1.理解活断层的定义及其内涵;

2.掌握活断层的基本特征;

3.掌握活断层的鉴别方法;

4.掌握活断层区建筑原则及防治对策;

5.了解活断层工程地质评价理论及方法。

1.区域地壳稳定性问题:山活断层和地震活动所产生的工程地质问题。

2.活断层:指的是现今正在活动的断层,或近期曾经活动过、不久的将来可能会重新活动的

断层。

3.活断层对工程建筑物的影响:

(1)活断层的地面错断直接损害跨越该断层修建的建筑物。有些活断层错动时附近伴生的地

面变形,也会影响到邻近建筑物。

(2)伴有地震发生的活断层,强烈的地面振动对较大范围内建筑物的损害。

4.活断层的基本特征:

(1)活断层是深大断裂复活运动的产物。活断层往往是地质历史时期的深大断裂,在挽近期

及现代地壳构造应力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