抹灰工程安全技术交底记录表
单位工程名称
分部(分项)
工程及工程名称
抹灰工程
交底时间
交底人
交底单编号
安全技术交底内容
交底内容:
一、交底依据
国家、行业、地方标准、规范、规程,当地主管部门有关规定,企业技术标准及质量管理体系文件;
工程施工图纸、标准图集、图纸会审记录、设计变更及工作联系单等技术文件;
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对本分部分项规程、特殊规程的技术、质量和其它要求;
其它有关文件。
………
二、分部分项工程的概况及重难点分析
阐述分部分项工程概况,内容包括材料类型、抹灰部位、需抹灰基层的材料类型等。并对门窗洞口等重难点部位进行分析。
三、施工流程
根据项目实际情况画出该分部分项工程的施工流程图,内容需包括原材控制、基层清理、打饼冲筋、抹底灰、抹面灰、自检、验收等内容。
四、操作要点
根据施工流程所列工序和顺序,分别对施工要点进行叙述,并提出相应要求。
1、原材料控制
应说明抹灰采用的水泥、砂、钢丝网片等材料的规格、型号以及进场试验报告要求。
2、操作要求
①说明基层处理办法及要求。
②根据基层垂直平整度确定抹灰厚度,确定灰饼的材料类型、规格。
③设置墙面冲筋:用与抹灰层相同砂浆冲筋,冲筋的根数根据房间的宽度和高度决定,筋宽为3cm。
④抹底灰:说明保证底灰垂直平整的措施。
⑤说明预留孔洞、电气箱柄、盒的修补措施
⑥抹面灰:说明保证面灰垂直平整的措施。
3、质量标准及验收
①抹灰前基层表面的尘土、污垢、油渍等应清除干净,并洒水湿润。
②抹灰工程应分层进行,当局部抹灰厚度≥35mm时,应采取加强措施。必须采取挂大孔钢筋网片的措施,且固定钢丝网片的固定体锚入砼基体的深度不应小于25mm,锚入墙体的深度大于50mm。
③不同材料的墙体交接处一定要采用加强网每边搭接不小于100。
④抹灰层与基层之间必须粘贴牢固,抹灰层无脱层、空鼓、裂缝和起砂。
⑤护角、孔洞、槽、盒周围的抹灰表面应整齐、光滑、管道后面的抹灰表面应平整。
⑥底层刮糙不少于2遍,每遍厚度宜为7~8mm,但不应超过10mm,面层宜为7~10mm。
⑦楼梯间采用砌体填充墙时,应设置间距不大于层高且不大于4m的钢筋混凝土构造柱,并应采用钢丝网砂浆面层加强。
⑧水泥砂浆抹灰层应在抹灰24h后进行养护。抹灰层在凝结前,应防止快干、水冲、撞击和震动。
⑨冬期施工,抹灰时的作业面温度不宜低于5℃;抹灰层初凝前不得受冻。
⑩一般抹灰的允许偏差和检查方法:
项次
项目
允许偏差
检查方法
普通抹灰
1
里面垂直
4
用2M垂直测尺检查
2
表面平整
4
用2M靠尺和塞尺检查
3
阴阳角方正
4
用直角检测尺检查
4
分格缝直线度
4
拉5M线,不足5M拉通线,用钢尺检查
5
墙裙勒脚上口直线度
4
拉5M线,不足5M拉通线,用钢尺检查
4、成品保护
对上道工序成品的保护提出要求;对本道工序成品提出具体保护措施。
要说明对已经完成抹灰工程的保护措施,可参考以下内容:
①门窗框上残存的砂浆应及时清理干净,铝合金门窗缝处理按设计规范要求注入发泡剂后填嵌密封材料密封,避免损坏铝合金框保护膜。
②加强对铝合金门窗框的保护,不能用穿插施工造成污染及损坏。特别对已粉墙面及边角的保护,防止踩踏窗台,以防损坏棱角。
③防止损坏及污染已粉好的水泥墙面,特别柱子四角,楼梯踏步采取必要措施加以保护。
④各抹灰层在凝结前应防止快干、暴晒、水冲、撞击、震动等,以保证其灰层有足够的强度。
5、资料管理
说明该分部分项工程相关的技术资料收集整理的标准。
五、绿色施工技术措施
结合工程实际情况对四节一环保+管理6块体内容进行针对性描述,例如预拌砂浆技术、控制预拌砂浆的进货速度,避免砂浆存放时间过长等。
项目经理
被交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