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压站复工复产专项检查报告
一、检查概况
检查时间:
检查人员:
检查目的:全面排查升压站施工现场在冬季停工后存在的安全隐患与质量问题,保障复工复产安全有序进行。
二、检查内容
2.1施工区检查
2.1.1已完工区域与设备
结构外观:对已完工建筑结构和设备基础进行外观检查,查看混凝土有无裂缝、剥落,钢结构有无锈蚀、变形。发现部分混凝土表面有细微裂缝,宽度在0.1-0.2mm,可能由温度变化导致;部分钢结构表面出现轻微锈蚀。
设备完整性:检查已安装设备部件是否齐全,连接是否牢固。部分设备防护装置缺失,个别设备连接螺栓有松动迹象。
2.1.2施工材料存放
施工材料露天存放,部分钢材、水泥被积雪覆盖,无有效遮盖措施,可能影响材料性能。
2.1.3消防情况
消防器材配备:施工区内虽按要求配备了一定数量的灭火器和消防砂箱,但部分灭火器的压力显示低于正常范围,有[X]具灭火器压力指针处于红色区域,已失效。部分消防砂箱被杂物覆盖,取用不便。消防栓阀门有生锈情况,部分消防栓内的水枪和水带缺失。
动火作业管理:查阅动火作业审批记录,发现部分动火作业审批流程不规范,存在先作业后审批的现象。动火作业现场未配备足够的灭火器材,且未设置专人监护。在动火作业区域周围,易燃物未及时清理,增加了火灾风险。
消防通道:施工区主要通道两侧堆放了大量建筑材料和设备,导致通道宽度不足4m,消防车无法顺利通行。部分通道存在临时搭建的工棚,进一步阻碍了消防通道的畅通。
2.1.4临时用电
线路敷设:施工区域内部分临时用电线路直接敷设在地面上,未采取架空或埋地等防护措施,且电线绝缘层多处破损,尤其是在穿越道路和施工机械频繁经过的区域,磨损情况更为严重。部分线路接头未做绝缘处理,金属线芯外露,极易引发触电事故。
配电箱与开关箱:配电箱和开关箱设置位置不合理,部分安装在潮湿、易受碰撞的地方,且箱门损坏无法正常关闭。箱内电器元件安装不规范,存在一闸多机现象,漏电保护器失灵或参数设置不符合要求,共有[X]个配电箱存在此类问题。
设备用电:部分施工设备的电源线老化、破损,未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一些手持电动工具未安装合格的漏电保护器,部分大型设备的接地保护线连接不牢固,接地电阻不符合要求。
2.2临建区检查
2.2.1消防情况
器材配备
数量与有效期:检查灭火器、消防栓等消防器材配备数量与有效期。灭火器配备数量符合要求,但部分灭火器压力处于临界值,指针接近红色区域,喷射性能可能受影响。部分干粉灭火器的喷管有老化变硬、轻微破裂的情况,可能导致喷射不畅。消防栓阀门因冬季寒冷及长期未使用有生锈情况,开关费力,部分消防水带存在破损,长度不一的裂缝共有[X]处,影响消防供水。
布局合理性:查看消防器材和消防栓的布局是否合理,能否覆盖临建区各个区域。发现部分宿舍集中区域,消防器材布置间距过大,超过规定的25米标准,存在消防死角。厨房等火灾易发区域,未针对性增加灭火设备,不符合消防重点部位防护要求。
消防通道:临建区内消防通道被部分物料占用,通道宽度不足4m,影响紧急情况下车辆通行。通道两侧随意堆放建筑材料、废旧设备等,部分路段甚至被占用一半以上,严重阻碍消防车通行。此外,未在通道入口及关键位置设置明显的消防通道标识和警示标语,人员和车辆对通道位置及使用规则缺乏清晰认知。
易燃易爆物品管理:施工现场存放有油漆、氧气、乙炔等易燃易爆物品,但存放仓库未设置在远离人员密集区和火源的安全位置。仓库内通风不良,未安装防爆电器设备,且易燃易爆物品未分类存放,相互之间无有效的防火分隔措施。同时,出入库登记制度不完善,物品使用记录不清晰,无法准确追溯物品流向和使用情况。
2.2.2临时用电
线路敷设:排查临时用电线路是否存在私拉乱接、老化破损。发现部分电线拖地,绝缘层有磨损,磨损部位主要集中在频繁踩踏和重物挤压处,且部分电线接头处绝缘胶布脱落,金属线芯外露。部分配电箱未关闭,箱内有积水,箱门缺失或损坏的配电箱有[X]个,箱内电器元件有不同程度锈蚀。
线路走向:检查线路走向是否合理,有无与热源、水源等近距离接触。发现部分线路沿暖气管、水管敷设,无隔热、防水措施,在冬季易因温差产生冷凝水,导致线路短路。
接地保护:测试设备接地电阻,部分小型施工设备接地电阻不符合要求。经检测,[设备名称及数量]等设备接地电阻超出标准值,接地极埋设深度不足,部分接地连接点松动、腐蚀。
配电箱配置:查看配电箱内漏电保护器是否灵敏可靠,标识是否清晰。部分配电箱内漏电保护器失灵,按下测试按钮无动作反应;配电箱上的电路标识模糊不清,难以分辨线路连接情况。
配电箱巡查与维护:未建立完善的配电箱定期巡查制度,一二三级电箱巡查记录缺失或记录不完整,无法准确反映配电箱的运行状况。对于配电箱内的电器元件,未进行定期清洁和维护,积尘较多,影响散热和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