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建设现状及措施研究3篇
第一篇1创新型城市内涵创新型城市是一种全新的城市发展形态,是取代工
业城市,成为新一代城市的必然选择。
它是以优势创新资源为驱动力的一种城市发展模式,是城市发展知识化和高
级化的产物[1]。
创新型城市是指在新经济条件下,基于新的城市发展观,以科技进步、自主
创新为核心驱动力,具有良好的创新环境与创新文化,并以此支撑创新主体充分
利用现有的创新资源实现高绩效创新,最终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复杂创新系统
和创新发展模式[2]。
创新型城市的构成要素包括三个方面产业创新、支撑条件创新和制度创新
[3]。
具有五大基本特征一是充足的创新资源和创新条;二是理想的创新投入水
平;三是有效的企业创新活动;四是较高的产业创新水平;五是达到一定规模的创
新产出[4]。
2国内外创新型城市建设状况国内外创新型城市的建设各具特色,形成了一
些成功的经验和模式。
2.1国外创新型城市建设现状2.1.1伦敦伦敦被誉为欧洲创意中心,重
视创新资源、企业创新活动和创新平台的建设。
2002年伦敦市政府公布的《创意伦敦的核心产业》研究报告显示,创意产
业已经成为伦敦新的经济增长极,提供了近17的就业岗位[5]。
伦敦拥有闻名世界的生命科学、生物医学等方面的研究机构;设立了充足的
创新扶持资金;拥有高度发达的科技服务业[6];通过培育城市创新品牌,加强
宣传,提升市民创新意识、营造创新文化。
2.1.2新加坡新加坡大力发展创意产业,其发展定位为新亚洲创意中心和
全球文化和设计业的中心[7];重视人力资源培养,设立了新加坡国际人才交流
中心,新加坡教育支持始终位于各项国家经费开支前列;实行各大学每年必须要
招收20的外国留学生政策,吸引和引进海外专业人才[8]。
在全球最具竞争力的国家行列中,新加坡稳居前三名[9]。
2.1.3日本东京日本东京实施灵活的创新型城市政策,经济总量占日本的
18,被称为亚洲活力城市。
东京政府创造性的实施了多项政策高新技术企业可获得多项税收减免;推行
官产学一体化机制,企业使用国家研究经费产生的专利归企业所有;政府资助高
校研究者共同开发的成果,专利收入的一半以上归个人所有;产业界与高校建立
共同研究中心可获得科技厅专款补贴;东京还建立了振兴地方技术的特别贷款制
度,对高新技术小企业发放低息贷款[7]。
2.1.4波士顿波士顿通过实施创新驱动型城市发展战略,实现了从美国工
业革命摇篮向高科技创新中心的华丽转身。
主要举措有注重创新保障制度建立以及基础设施的建设;注重对年轻一代的
培训,实施了波士顿13计划,打造人才特区;重视对中小企业的扶持,鼓励企业
自主创新;充分利用丰富的教育、医药、制造资源,大力发展生物科技产业[10]。
2.2国内创新型城市建设现状2006年,全国科技大会确立建设创新型国家
的国家战略,国内各大城市开启了创新型城市建设探索之路。
2.2.1北京北京市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为主线,以大力发展科技成果产业
化为核心,实施四大创新工程一是实施企业创新联盟工程,二是实施创新资源开
放工程,三是实施技术转移服务工程,四是实施人才创新工程。
2007年,北京科学研究中心、北京市统计局发布《北京现代化报告2007—
北京创新型城市建设评价研究》,为创新型城市的建设提供助力[11]。
2.2.2上海上海采用市场和政府共同主导型的创新型城市建设模式。
实施科教兴市主战略,引进高端人才,制定创新制度、创新扶持政策。
目前,上海创新型城市建设还存在一定的不足,政策方面存在空缺,产学研
结合不够好,政策对创新活力激发不足;本土文化以小福即安为主流,缺乏进取
精神与创业精神;创新主体方面,政府应适度干预,鼓励企业自主创新[12]。
2.2.3深圳上世纪90年代初,深圳出台了《深圳国家创新型城市总体规
划2008~2015》,经过多年创新型城市建设,深圳市电子信息产业得到长足发展,
高新技术产业已成为第一支柱产业,基本构建了以企业为主体的自主创新体系,
营造了较好的自主创新发展环境,培育了一支以创新创业型人才为主力的高素质
人才队伍[13],被评为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试点。
3常州市创新型城市建设现状1998年以来,常州市连续十多年被评为全国
科技进步先进城市,2009年《中国城市竞争力蓝皮书》中评价结果显示,常州
政府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