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概述
2021年下半年,我国经济受到了“新冠疫情”变异传播的挑战,我国政府采取多种举措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稳经济稳生产,确保了经济整体复苏的延续,使全国GDP突破110万亿元,同比增长8.1%。水泥行业在2021年因受到疫情、汛情以及房地产行业增长大幅度减缓带来的多重负面影响,水泥总产量相较2020年略有下降。
2021年水泥行业经济运行表现为急剧下滑的特征。水泥产销量同比转负,2021年全年水泥产量达到23.8亿t,同比下降0.6%。水泥价格相对于2020年有了较大幅度的提升。2021年水泥行业实现利润1?694亿元,同比下降10%。水泥行业总体保持了较有定力的发展。
2022年上半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反复影响,根据国家统计局对2022年1~6月全国水泥产量进行监测统计显示:2022年6月全国水泥产量19?558万t,同比下降12.9%;2022年1~6月全国水泥产量为97?681万t,累计下降15%。见图1~图2。
图12021年与2022年上半年月度水泥产量对比
预计,下半年水泥行业将受到国家加大基建投资的利好鼓舞,水泥产量相比上半年或将进入恢复性抬升态势。而水泥成本受全球通胀及上游大宗原燃料价格暴涨的影响,或将延续上涨态势;但是由于产能严重过剩、市场饱和、地产暴雷、需求转弱、替代产品质量提升和双碳目标约束等诸多不确定性的冲击,除个别区域由于错峰生产、经济高效运行而保持一定的刚需外,不少地区将面临越来越多的市场需求和价格下行的压力。水泥工业想保持稳定的经济效益,区域市场又将面临一个不断整合的大趋势,否则会陷入恶性竞争,导致行业效益大幅度下滑。
图22021年与2022年上半年月度累计水泥产量对比
2现状
2.1水泥产量
数据显示,自2014年全国水泥产量达到最高峰的24.8亿t后,此后一直波动呈下行态势,预计到2030年水泥产量将稳定在10~15亿t。过去10年的产量发展情况见图3。
2.2熟料产量
2021年全国水泥熟料产能为18.43亿t,产量估计为15.3亿t,产能利用率为83%。与2020年比较,产量下降了约3.1%。2011~2021年全国水泥熟料产量呈波动增长趋势。尽管从2015年开始,水泥已经开始进入波动下行态势,但是水泥熟料仍在持续增长,或许近两年也将达到顶峰(见图4)。
图32011~2021年我国水泥产量和增速统计
图42011~2021年我国水泥熟料产量及增速统计
2.3熟料系数
图5为2011年到2021年我国水泥熟料系数的变化情况。2013年,熟料系数最低,几乎接近了0.56,此后随着淘汰小型水泥粉磨站和落后企业产能的加速,熟料系数一路回升到2020年的0.66以上。预计随着低碳水泥和超细优质水泥的再度发展,熟料系数或许今后将会再次趋于回落。
图52011~2021年我国水泥熟料系数统计
全国水泥产量分区域看,共有六大区域市场。各个区域的水泥产量及占比见图6。
图62021年全国六大区水泥产量(万t)及占比
由图6可见,我国水泥产量主要集中在华东地区、西南地区、华中地区和华南地区,这四大地区水泥产量占全国的比重为79.3%。2021年华东地区水泥产量最多达81?078万t,占全国水泥产量的34.3%。西南地区、华中地区、华南地区水泥产量占比分别为17.8%、14.3%、12.9%。华北地区、西北地区和东北地区水泥产量较小。
分区域看,全国六大区域中,华东和中南地区产量保持低速增长,分别为2.9%和0.3%;其余地区均明显下降,尤其是东北、西南水泥产量同比降幅最大,分别达到8.6%和8.5%。31个省份中,18个省市同比下降,其中,云、贵、藏下滑幅度最大,呈两位数下降。
2.4熟料产能情况
据初步统计,2021年末全国新型干法熟料生产线共有1?622条(剔除部分已关停和拆除生产线,不包括700t/d以下规模生产线)。实际熟料年产能达到18.1亿t。从新近投产的数据来看,2021年新点火水泥窑生产线比2020年增加21条,熟料年产能合计达3?183.7万t。与2020年相比,2021年新投产熟料产能减少了579.7万t。或因受产能置换新政、能耗双控以及疫情导致一部分原定投产的熟料生产线延期等因素的影响,导致整体的熟料供给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减少。仔细回看2021年投产产能分布仍然非常集中,主要集中在东、西、南部地区。生产线布局延续南多北少的特点,并且南方市场预计投产熟料年产能对北方市场的优势在进一步扩大。
2.5水泥企业数量
2019年,全国水泥企业有3?400多家。在这些企业中,约有2/3是水泥粉磨站企业(2?188家)。这些粉磨企业,大多数是淘汰立窑水泥企业后转型的。全国现有水泥粉磨产能约44亿t。按每年水泥产量23亿t计,水泥粉磨产能利用率仅为52.3%,产能严重过剩。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