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混凝土路面结构组合设计主讲人:王桂茵
应具有足够的强度、耐久性,表面抗滑、耐磨、平整。一般采用设接缝、不配筋的普通混凝土。当面层板的平面尺寸较大或形状不规则,路面结构下埋有地下设施,高填方、软土地基、填挖交界段的路等有可能产生不均匀沉降时,应采用设置接缝的钢筋混凝土面层。对于承受特种交通高速公路,可以选用连续配筋混凝土面层或选用连续配筋混凝土路面加沥青混凝土面层的复合式路面结构。一、面层混凝土板
其他面层类型选择1、普通混凝土、钢筋混凝土、碾压混凝土或钢纤维混凝土面层板一般采用矩形。其纵向和横向接缝应垂直相交,纵缝两侧的横缝不得相互错位。一、面层混凝土板
2、纵向接缝的间距按路面宽度在3.0~4.5m范围内确定。碾压混凝土、钢纤维混凝面层在全幅摊铺时,可不设纵向缩缝。3、横向接缝的间距按面层类型和厚度选定:普通混凝土面层一般为4~6m,面层板的长宽比不宜超过1.30,平面尺寸不宜大于25m2;碾压混凝土或钢纤维混凝土面层一般为6~10m,钢筋混凝土面层一般为6~15m。交通等级极重、特重重公路等级高速一级二级高速一级二级变异水平等级低中低中低中低中面层厚度》260》250》240270~240260~230250~220中等轻二级三、四级三、四级三、四级高中高中高中240~210230~200220~200《230《220一、面层混凝土板
4、路面表面构造应采用刻槽、压槽、拉槽或拉毛等方法制作。各级公路水泥混凝土面层的表面构造深度的要求(mm)特殊路段一对于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系指立交、平较或变速车道等处;对于其他等级公路系指急弯、陆坡、交叉口或集镇附近的地区,表列数值可适当降低。一、面层混凝土板
基层应具有足够的抗冲刷能力和一定的刚度。基层类型宜依照交通等级按表选用。二、基层
基层的宽度应比混凝土面板每侧宽出300~650mm。采用碾压混凝土或贫混凝土作为基层时,应设置与混凝土面层板相对应的纵、横接缝。提高基层的强度或刚度,对于降低面层的应力或者减薄面层的厚度,影响很小。因而混凝土面层下的基层不必很厚。规范建议的各类基层的厚度范围,是依据形成结构层、方便施工(单层摊铺碾压)或排水要求等因素制定的。二、基层
各类基层厚度的适宜范围基层类型厚度适宜的范围(mm)贫混凝土或碾压混凝土基层120~200水泥或石灰粉煤灰稳定粒料基层150~250沥青混凝土基层40~60沥青稳定碎石基层80~100级配粒料基层150~200多孔隙水泥稳定碎石排水基层100~140沥青稳定碎石排水基层80~100二、基层
遇有下述情况时,需在层基下设置垫层:季节性冰冻地区,路面总厚度小于最小防冻厚度要求时,其差值应以垫层厚度补足。水文地质条件不良的土质路堑,路床土湿度较大时,宜设置排水垫层。路基可能产生不均匀沉降或不均匀变形时,可加设半刚性垫层。注意事项:垫层的宽应与路基同宽,其最小厚度为150mm。防冻垫层和排水垫层宜采用砂、砂砾等颗粒材料。半刚性垫层可采用低剂量无机结合料稳定粒料或土。三、垫层
路基应稳定、密实、均质,对路面结构提供均匀的支承。注意事项高液限粘土及含有机质细粒土,不能用做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的路床填料或二级和二级以下公路和上路床填料。高液限粉土及塑性指数大于16或膨胀率大于3%的低液限粘土,不能用做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的上路床填料。因条件限制而必须采用上述土做填料时,应掺加石灰或水泥等结合料改善。地下水位高时,宜提高路堤设计标高。路基压实度应符合《公路路基设计规范》。岩石或填石路床顶面应铺设整平层。四、路基
1、路肩铺面结构应具有一定的承载能力,其结构层组合和材料选用应与行车道路面相协调,并保证进入路面结构中的水的排除。2、路肩铺面可选用水泥混凝土面层或沥青面层。3、路肩水泥混凝土面层的厚度通常采用与行车道面层等厚,其基层宜与行车道基层相同。选用薄面层时,其厚度不宜小于150mm,基层应采用开级配粒料。4、路肩沥青面层宜选用密实型沥青混合料。其基层可选用无机结合料稳定粒料或级配粒料。行车道路面结构不设内部排水设施时,沥青面层和不透水基层的总厚度不宜超过行车道面层的厚度,基层下应选用透水性粒料填筑。五、路肩
感谢观看主讲人:王桂茵水泥混凝土路面结构组合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