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场地设计讲义提纲(10级).pdf
文件大小:263.41 KB
总页数:6 页
更新时间:2025-04-03
总字数:约6.31千字
文档摘要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系

课程名称:场地设计

适用年级:2010建筑学/城市规划/景观建筑设计

时间:2012.02

《场地设计》课程讲义提纲

第一章场地设计的基本概念

一、本课题在国内的发展现状

二、场地设计研究的现实意义

1、学科发展的背景

2、设计实践的需要

3、建筑市场的现状

4、注册制度的推行

三、场地设计的基本概念

1、场地的概念

(1)定义

狭义:指的是建筑物之外的广场、停车场、室外活动场、室外展览场之类的内容。

广义:指基地中所包含的全部内容所组成的整体。也就是说,在这一意义上,建筑物、广场、

停车场等都只是场地的构成元素。

(2)场地的构成要素

2、场地设计的概念

(1)定义

一般来说,场地设计是为满足一个建设项目的要求,在基地现状条件和相关的法规、规

范的基础上,组织场地中各构成要素之间关系的设计活动。其根本目的是通过设计使场地中

的各要素,尤其是建筑物与其它要素能形成一个有机整体,并使基地的利用能够达到最佳状

态。

(2)场地设计的工作内容

(3)场地设计的工作目的

(4)场地设计的工作特征

(5)场地设计的阶段划分

第二章场地选择

一、场地选择的基本原则

1、建设项目要符合所在地域、城市、乡镇总体规划。

2、要节约用地,不占良田及经济效益高的土地。

3、有利于保护环境与景观。

二、场地选择的基本要求

1、资源

2、场地面积

3、地界与地貌资料

4、气象资料

5、水文地质资料

6、工程地质资料

1

7、交通运输条件

8、给水排水条件

9、能源电信条件

10、安全保护条件

11、景观与环境

12、施工条件

三、公共建筑场地选择

1、旅馆

2、影剧院

3、档案馆

4、博物馆

5、展览馆

6、办公楼

7、高校

8、中小学

9、托儿所、幼儿园

10、综合医院

11、电台、电视台

12、汽车客运站

13、其它

第三章场地设计的制约因素

一、场地设计的前提条件

1、城市规划的要求

(1)对用地性质的控制

(2)对用地范围的控制

(3)对用地强度的控制

(4)对建筑范围的控制

●解读城市规划图纸

2、相关规范的要求

(1)对建筑布置的规定

?建筑物间的距离,应满足防火要求;有日照要求的建筑,应符合当地规划部门制定的日

照间距;建筑布局应有利于在夏季获得良好的自然通风,并防止冬季寒冷地区和多沙暴地区

风害的侵袭。高层建筑的布局应避免形成高压风带和风口;根据噪声源的位置、方向和程度,

应在建筑物功能分区、道路布置、建筑朝向、距离及地形、绿化和建筑物的屏障作用等方面,

采取综合措施,以防止和减少环境噪声。

(2)对交通组织的规定

?对场地与外部道路的基本关系,《通则》中要求:基地应与道路红线相连接,否则应设

通路与道路红线相连接。

?对场地内道路的布置,《通则》中要求:1)基地内应设通路与城市道路相连接。2)通路

的间距不应大于160m;3)长度超过35m的尽端式车行路应设回车场;4)基地的内车行量较

大时,应另设人行道;5)基地内车行路边缘至相邻有出入口的建筑物的外墙间的距离不应小

于3m。

?对场地内的停车空间,《通则》中要求:新建或扩建工程应按建筑面积和使用人数,在

建筑物内,或同一基地内,或统筹建设的停车场或停车库内设置停车空间。

2

?对车流量较大的场地出入口位置,《通则》中要求:1)距大中城市主干道交叉口的距离,

自道路红线交点量起不应小于70m;2)距非道路交叉口的过街人行道最边缘线不应小于5m;

3)距公共交通站台边缘不应小于10m;4)距公园、学校、儿童及残疾人等建筑物的出入口不

应小于20m;5)与立体交叉口的距离或其他特殊情况时,应按当地规划主管部门的规定处理。

对人员密集场地的交通组织,《通则》中要求:1)基地应至少一面直接临接城市道路,

该城市道路应有足够的宽度,以保证人员疏散时不影响城市正常交通;2)基地沿城市道路的

长度应按建筑规模或疏散人数确定;并至少不小于基地周长的1/6;3)基地应至少有两个以

上不同方向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