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隧道结构变形和地铁运营安全自动监测的研究和应用
摘要:普通的常规测量方法用于隧道结构监测是比较有困难的.本文通过地铁隧
道结构自动化监测实例与分析具体阐述了监测的要求、监测点的布设、监测数据
处理分析及测结果评述,为指导深基坑开挖及地铁隧道安全提供了保障。
关键词:地铁隧道结构变形地铁运营安全自动监测应用
引言
近年来,我国城市轨道交通进入了迅猛发展时期,全国目前有北京,上海、
深圳、广州、武汉、杭州、郑州等等数十个城市的地铁化线路已经投入运营,长
沙、福州、南昌、贵阳等地的地铁也在如火如荼的施工,全国还有更多的城市陆
续计划建设地铁。随着地铁发展而带来的地铁沿线开发施工越来越多,尤其是地
铁附近基坑的开挖对运行地铁的影响不可忽视,这些对地铁运行的安全监测提出
了挑战。正在运营的地铁,满载乘客,地铁运营的安全至关重要,所以必须在常
规周期性监测的基础上,对外部施工有影响的重点区段做不间断的实时监测、提
前预警、确保运行安全。
在地铁运营隧道1.中运用自动化监测技术的必要性
随着我国各大城市经济不断发展,交通拥堵问题已经成为社会日益关注的问
题。修建地铁工程能够解决城市路面拥堵的问题,缓解交通压力。但随着城市地
铁线路的不断增加,地铁工程布局变得越来越复杂,加上房地产与城市地下空间
开发的不断推进,建筑基坑施工邻近地铁运营隧道的情况越来越多,不可避免的
给地铁运营隧道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所以,在地铁运营隧道中运用自动化监测
技术是十分有必要的。这主要是因为地铁运营一般不允许中断,人员不允许进入
隧道,常规的人工监测方法无法实施,这时候就需要采取自动化监测技术,对地
铁运营隧道进行全天候二十四小时实时监测。在地铁运营隧道中运用自动化监测
技术不仅能够确保地铁正常运营,而且还可以实时获取运营隧道的沉降、变形数
据,全面掌握周边施工对运营隧道的影响程度,从而准确判断运营隧道的安全状
况。
地铁自动化变形监测2.系统
地铁监测2.1系统组成
自动监测系统由五部分组成:测量机器人、监测站、控制计算机房、基准点
和变形点组成。远程计算机通过因特网控制远程GPRS模块,可远程监视和控制监
测系统的运行。系统在无需操作人员干预条件下,实现自动观测、记录、处理、存
储、变形量报表编制和变形趋势显示等功能。自动监测系统的组成如下图所示:
全2.2站仪观测站
根据现场条件,选择自动变形监测系统的监测站。监测站需在隧道壁上架设观测装置,
安置测量机器人,并保证有较好的通视条件。监测站应配备监测通讯模块、不间断的电源适
配器、气象感应器。监测站的通讯模块根据隧道内的通信信号选择采用中国移动GPRS接入
互联网,或采用中国联通CDMA接入互联网。进行观测时,监测站接受来自控制中心的指令
自动开启仪器进行监测,并将监测数据通过互联网实时传输回控制中心,控制中心根据监测
质量发出指令进行重测或补测。
仪器设备的现场安装图:
数据3.成果的反映—地铁监测信息系统
地铁监测信息管理系统是在ORACLE数据库的基础上,用DELPHI程序语言、按B/S、C/S
方式开发,能够实现监测数据的及时传输,为保证基坑和隧道安全提供强有力的措施,可以
保证监理、施工、业主能够通过互联网直接查询监测数据,及时掌握监测对象的变化情况。
系统按照三个层次开发:用户使用层、数据管理层、数据采集层,可以实现快速数据处理、
数据无线传输,为信息化施工提供更好的保证。
用户使用层功能。1.该系统组成部分是为用户提供各项操作功能的平台,有助于工程人
员对地铁施工的自动化调控,及时处理隧道工程建设和运营期间面临的问题。用户使用功能
包括:监测数据报警提示系统、测点查询系统、数据查询系统、图形查询系统、短信提示系
统、分析提示系统等,用户操作时可根据实际需要调整功能模块,更好地服务于项目施工。
数据2.中心层功能。数据操作模块、数据分析模块,报表校核、审核、批准模块。数据
操作系统主要完成原始数据(计算数据)的入库、建立本期观测数据库和原始数据存档;数
据分析系统主要完成生成报表,由数据分析人员对基坑及隧道各测点的稳定性做出判断,同
时对计算数据中可能出现的错误进行判断和修改。对于数据处理存在的问题,利用该层面功
能也可及时发现修改。
数据采集层功能。3.人工采集系统、自动(半自动)采集系统、数据上传系统,实现现
场数据的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