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预粉磨系统存在的问题及改造措施
1.1辊压机预粉磨系统入磨提升机
1)存在的问题
该提升机为NSE1100板链式提升机,输送量1?100t/h。由于物料的连续冲刷,提升机顶部下料口及下料管很容易磨损,导致漏料、冒灰,影响生产及现场工作环境,需要经常安排工人对漏料处进行补焊,费时费力。同时,由于顶部下料口内部物料对接料板连续冲击、磨损,导致提升机顶部料斗在向下料口下料时漏料至提升机内部,形成提升机返料,不仅容易造成提升机壳体磨损、漏料、漏风,而且严重影响提升机工作效率,既是安全隐患,又影响辊压机系统的台时产量。所以,对该提升机进行彻底检查、改造,提高其工作效率,是本次改造的重要环节。
2)改造措施
①拆除下料管。旧下料管由普通钢板制成,内部焊接了100mm宽的倒刺以增加下料管的耐磨性,延长使用寿命,但是,当物料水分较大时极易引起结皮,致使下料管有效内径缩小。
②落料点重新选择。为了解决接料板处物料堆积,物料输送不通畅,将提升机接料板后的落料点再下移1?200mm,然后重新测定制作下料管(见图1);同时为了延长下料管的使用寿命,新的下料管使用8+6的耐磨复合板制成。
图1入磨提升机下料管改造前后示意
③接料板改造。原接料板和料斗的宽度一致,只有1?100mm,而提升机总宽度有1?760mm,两侧还有330mm的间隙,如果链条摆动,物料从料斗里倒出时就会有一部分物料从这个间隙落到机壳内,导致提升机返料。此次重新制作新的接料板,将接料板宽度增加到1?760mm,从而保证在链条摆动时,物料也能完全被接料板接住进入到下料管内。
1.2辊压机
1)存在的问题
3#辊压机规格为CLF170-100,采用的是恒辊缝调压控制方式,其存在的主要问题:
①工作压力偏低,有波动。生产过程中实际工作压力一般为6.0~8.0MPa(工艺要求8.5~11.5MPa),导致辊缝间隙较小,只有16~20mm,造成辊压机投料较少,同时,两侧压力不均衡,造成辊压机生产过程中辊缝变化较大,辊缝差大辊压机容易跳停,也容易造成液压阀件漏油、损坏,生产现场环境较差。
②辊压机定辊、动辊进料开度控制阀磨损、漏料,造成辊压机止料后关闭不严,不仅影响辊压机工作效率,同时造成辊压机定辊、动辊上面经常有物料,辊压机启动负荷大,影响辊压机电机使用寿命。
③侧挡板磨损、漏料。辊压机侧挡板使用复合耐磨板材料制作,安装在辊压机定辊、动辊中间部位两侧,由于侧挡板磨损较快,两侧侧挡板与辊压机定辊、动辊端面及辊缝正中间产生的间隙越来越大,漏料较多,降低了辊压机工作效率。
2)改造措施
①检查氮气囊压力情况,通过调节辊压机定辊、动辊两侧进料开度控制阀的大小来控制进入辊压机内部物料量,利用料磨料来降低物料对进料开度控制阀板的冲刷、磨损,提高其寿命。料磨料一般选用16Mn耐磨板制作,厚度δ=10mm,长度与进料开度控制阀平齐。
②重新设计、改进侧挡板结构,将与辊面配合的圆弧半径由850mm减小到800mm,侧挡板下面与两辊间隙配合处加长150mm,这样,对辊面外侧的密封效果更好,更能减少漏料。同时,侧挡板使用新型耐磨焊材制作,焊接部位全部使用特种耐磨焊条焊接,通过近期使用证明效果良好。在改进侧挡板尺寸和材质的同时,严格控制侧挡板与辊压机两辊端面的间隙,通过调节丝杠将间隙控制在10mm以下(见图2)。
图2辊压机侧挡板间隙调整前后示意
通过采取上述措施,辊压机漏料现象得到有效遏制,辊压机系统的做功效率得到了明显提升。
1.3V型选粉机
3#磨V型选粉机打散板原来使用普通耐磨板材质,由于辊压机循环生产系统中物料的连续冲击、磨损,打散板物料冲刷的地方极易磨损,形成孔洞,造成物料无法有效打散,在检修过程中为了延长V型选粉机打散板的使用寿命,在V型选粉机打散板上用铁板加焊10mm厚80mm高的倒刺。在使用过程之初,确实有效地提高了打散板的使用寿命,但是在使用一段时间后,由于倒刺磨损不均匀,导致磨损严重处磨损速度加剧(见图3),致使V型选粉机内部的物料被分成几股,料柱和料柱之间跑短路风,V型选粉机的打散效果更差,在分选过程中未选出的细粉回到称重仓内,部分粗粉进入水泥磨,大大降低了V型选粉机工作效率,也降低了水泥磨系统的台时产量。
图3V型选粉机打散板磨损前后示意
改造措施:对3#磨V型选粉机打散板进行优化升级(见图4),采用了8+6耐磨复合板整块制作打散板,且不在打散板前段焊接倒刺,确保物料在打散板上能够均匀分布;另外为了检修方便,将打散板设计为可拆卸的,检修时只需要用备用打散板将磨损的打散板更换掉即可;同时对V型选粉机机壳出料侧的内壁漏风处进行了修补,并粘贴耐磨陶瓷片,减少设备漏风并增加V型选粉机的使用寿命;清理V型选粉机上部下料管内的杂物和积料,保证上部下料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