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XX小学2022——2023学年度第一学期
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
务,尊重学生身心、发展规律,落实“五项管理”“双减”政策,
围绕培养“身心两健、气质独特、心系家国、放眼世界”的市中学
子的育人目标,立足课堂教学主阵地,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发挥教
师主导作用,提高课堂效率和质量,引导学校和教师树立科学的质
量观、学生观和教育观,构建绿色生态的教学治理体系和评价体系,
培育一支德艺双馨、理念先进的教师队伍,打造一批具有影响力和
可复制的教学品牌。
以“质量为本,均衡为基,教师为魂,特色为要”的市中品质
教育发展原则;本学期教研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结果导向,
紧扣四个关键词“五育并举”“减负提质”“优质均衡”“科学管
理”,聚焦四个发力点,从专业视角构建绿色生态的教学治理体系。
以“强课提质”为着力点,聚焦提质减负,均衡发展和教师梯队建
设三方面开展我校教研工作,提升教师的课堂教学质量和教学方法。
二、目标任务
1.完善各项教研管理制度,规范教研活动;着眼教师专业
成长,培养教研骨干;开展好备课组“同课异构”教研活动,互相取
长补短。
2.教学研究有新举措。实施校本教研、主题式教研、集团
教研,进一步提升教研工作的多样性、针对性、实效性。
3.教育教学质量有新提升。夯实学生基础,抓实根基教育。
三、工作措施
建立以“理论学习、集体备课、主题教研、反思交流”等活动
为基本形式的校本检验制度。教研活动的内容,要以解决学科中的
一些热点、难点、疑点等问题为重点,加强专题教研和案例评析,
集中解决课改中出现的新问题,并注意资源共享,使每位教师确有
收获。
观念变革:聚焦教育方针政策的实践转化
近几年,中共中央国务院、教育部及省市教育主管部门多次颁
发了与教育相关的政策文件,对教育发展、办学质量、多元评价等
提出了明确的方向和规划,特别是一些社会、家长关注的热点和敏
感点,提出了严格的要求。教研室将认真梳理和汇总,依托计划传
达会、学科教研等活动平台,组织业务负责人和一线教师对教育的
大政方针及时了解、认真解读,积极实践,对在作业设计实施等关
键问题中呈现出的优秀做法和经验,及时发现、提炼和推广,随时
纠正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偏颇,避免触及红线,使市中
教育教学的发展始终与国家对教育的顶层设计保持一致,同向而行。
四、教学管理:聚焦关键问题和重点环节
作业是学校学生学习的重要环节。教研室继续围绕“减负提质”
目标,遵从“系统设计、专业引领、协同推进”的工作思路,从
“把握功能、严控总量、提高质量、强化管理”等方面持之以恒地
推进整体性改革,打出富有针对性与操作性的“组合拳”。
评价是学校课程建构中的关键环节。本学期组织命题培训活动,
让更多的教师参与其中,通过命题评价,突出真实情境与问题导向,
关注学生的深度思维,倒逼学科课堂的精准,在双减背景下提升学
校教学质量。
(一)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1
()理论学习:开展“同读一本书”活动,教研组长、备课组
长要每学期给成员列出和学科教学相关的必读书目和选读书目,全
体备课组成员每学期深度阅读一本书,做好读书笔记,每学期写一
篇读书感悟。每个成员每学期至少写一篇教学叙事或教学反思或教
学案例,成员之间要互读互评。
2
()多创造机会让教师参加各种进修培训和业务交流活动。采
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法提升教师素质。积极参加市教育局组织的
各种教育科研培训,派出更多的教师到名校学习取经,同时,加强
与其他兄弟学校的教育科研工作的联系,以互相学习,提升自我。
外出学习的教师要细细消化知
识,积极推广所学。外出学习落实“三个一”要求,即写一篇学习
心得,作一次学习汇报,或上一节研讨课。
(3)加强骨干教师的培养,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示范辐射作
用,为40周岁以内的骨干教师、青年教师搭建平台,为他们的成长
铺路搭桥;加强各教研组的建设,充分发挥各教研组长的作用,促
进校本教研的深入开展,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本学期决定组织一次
骨干教师展示课。
(4)继续认真做好“青蓝工程”的“师徒结对”工作,切实
抓好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