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学习策略的概念及具体的应用.pdf
文件大小:194.9 KB
总页数:4 页
更新时间:2025-04-03
总字数:约4千字
文档摘要

学习策略的概念及具体的应用。

据调查得知,很多学校的学生在学习中很少运用学习策略或方法。如预习较少,课后自

己对知识进行加工和重组也比较少。我想一方面可能跟教师没有介绍基本的学习策略有关,

另一方面可能跟学生的从小养成的依赖老师的习惯有关。

本学期我在自己任教的两个班级里进行了实验研究,本人共教四个班,一个文科班和

三个理科班,一个学期下来,已经教了三个学习策略:精加工策略、组织策略、元认知策略。

从第一次月考到最后一次期末统考,感觉与其他平行班比较一下,平均分进步了2分左右。

高分人数也略多一个两个人。

策略教学的主要是一个单元后,利用总结复习课,结合本章的地理知识来上,时间大约

15分钟,介绍学习策略的概念及具体的应用。

尽管一个学期下来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不过学生的改变不是很大,问他们现在有没有预

习和做计划,回答基本上是没有的。而且,在最后复习阶段,我说上最后一节策略课,学生

表示不太欢迎。平时的新课内容学生感觉上课还是可以的,我想可能是我的策略课上的还不

够实用和讲究技巧吧。

向论坛上的各位高手请教!!!

精加工策略

学习策略一:精加工策略

2007、9、30

一、概念

精加工策略主要作用于学习的‘“选择”、‘“获得”与“构建”、“综合”

之间的过渡阶段。学生要想有效地理解和记住新学的知识技能,就要对知识技能

按自己的已有知识经验体系或心理结构进行精心加工。所谓精加工就是为使人更

好地理解和记住新学的知识技能,对其作出充实意义、形象、系统性的添加、构

建或者生发。

二、主要形式

1.变换已有知识形式,重新加工

如光照图,在掌握关键特征的基础上,把不太熟悉的俯视图、矩形展开图转

变为常见的侧视图。

2.通过联想,赋予意义

地壳中的化学元素,按含量的多少可以用谐音记为“养闺女,贴给哪家美”。

3.类比法:

火星和木星之间的小行星带,可以比作火把木头烧掉后的无数的尘埃。地球的内

部结构比作一个熟鸡蛋。

4.自我提问法:

在预习或听课时,可以及时向自己提出问题,文章的内容是什么?主题是什么?

我理解了吗?我哪一步还不懂?我熟记了吗?在解体过程中我有彻底理解题意

吗?还有什么已知条件没有用进去?

5.关键词法

抓住整段文字中的关键词进行记忆,如自然资源概念中的直接从自然界得到

的、能被人类利用的。洋流概念中表层、大规模、一定方向等。还可以利用首字

法来记忆,如“哎,一休秘书”表示美国的五大湖,安大略湖、伊利湖、修伦湖、

密歇根湖、苏必利尔湖。

6.划线等标注

不知道的用圆圈圈起来,重要的内容旁边可以打上五角星,不理解的要及时

打上问号,用箭头表示地理事物之间的关系,也可以对所看的内容进行个人的评

注,写出内容的重难点、看后的反思和联想等。

学习策略二:组织策略

2007-11-26

组织,就是按照材料的特征或类别进行整理、归类或编码。组织的具体方式、方法或途径就

是组织策略。组织策略是将信息由繁到简,由无序到有序的一种重要手段。组织了的材料贮

存在头脑中,犹如图书馆经过编码的书,易“召之即来”。组织策略是对信息加工的重要形式,

它不仅利于材料的识记和提取,也能加强与提高地理材料的理解与表达。研究表明,超常儿

童比一般儿童记忆组织的能力更强,优等生比差生更善于使用组织策略。

一、归类整理

将所学的新信息进行归类,形成内在的组织结构。归类法有利于学习者将新学知识相互联系、

构成一个整体,形成一种结构,是一种有效的学习策略。

1.同类地理事物归纳在一起记忆

学习中进行的专题学习或专题复习就是归类整理。如高一的光照图专题,通过归纳和总结,

可以找到光照图中的共同、本质的特征,如时间计算看晨昏线与赤道的交点;判断节气看晨

昏线与最高纬度的切点,如切点在北极圈上且北极圈内全部出现极昼时为夏至日等,这些特

征在各种光照图中一般都可以找到。

再如方位,如果没有指向标和经纬网,那么在同一水平面上的方向就是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学习风向,冷暖气团(冷锋、暖锋)、寒暖流等知识的判断时,方位感是很重要的。

2.相异地理事物归类

如气旋和反气旋知识,可以从名称、示意图、中心气压、水平气流、垂直气流、天气、风

向等方面进行列表比较;又如热力环流、大气环流、季风环流等可以从成因、范围和作用三

方面进行比较。

二、概括组织法

1.列提纲

是以简要的词语写下主要和次要的观点,也就是以金字塔的形式表现材料的要点,每一具休

的细节都包含在高一级水平的类别中。应用此法关键是训练学生自己列提纲,如果学生只是

按老师的归纳复习,则此策略的作用大为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