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品德与生活上册1.2我们班里故事多3说课稿新人教版
主备人
备课成员
设计意图
本节课旨在引导学生关注班级生活,学会倾听、观察和表达,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沟通能力。通过学习本课,学生能够了解班级生活中的各种故事,认识到团结协作的重要性,增强班级凝聚力。同时,通过参与讨论和实践,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创造力。
核心素养目标
1.培养学生关注班级生活的意识,提高学生观察和发现身边故事的能力。
2.增强学生的沟通与表达技巧,提升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3.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情感态度,激发学生对班级荣誉的认同感。
4.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鼓励学生在班级故事中寻找灵感,创作自己的故事。
学习者分析
1.学生已经掌握了哪些相关知识:
二年级的学生在品德与生活课程中已经接触过一些基础的班级规则和合作学习的知识,如分享、轮流、礼貌等。他们对于团队合作的概念有所了解,但具体到班级故事的创作和表达,可能还缺乏系统的训练和经验。
2.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力和学习风格:
二年级学生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对于班级生活充满热情。他们的学习兴趣主要集中在有趣、生动的活动上。在能力方面,学生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有待提高,但具备较强的模仿和创造力。学习风格上,学生偏好通过互动和参与式的学习方式来吸收知识。
3.学生可能遇到的困难和挑战:
学生在创作班级故事时可能会遇到以下困难:如何将观察到的细节生动地表达出来,如何组织语言使故事连贯,以及如何在小组讨论中有效地沟通和协作。此外,部分学生可能因为自信心不足而害怕表达自己的想法,需要教师给予适当的鼓励和支持。
学具准备
多媒体
课型
新授课
教法学法
讲授法
课时
第一课时
步骤
师生互动设计
二次备课
教学资源准备
1.教材:确保每位学生都有《品德与生活》二年级上册教材,以便跟随课堂学习内容。
2.辅助材料:准备与班级生活相关的图片、图表,以及与故事创作相关的视频资料,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教室布置:设置分组讨论区,让学生在小组中分享和创作班级故事,同时准备白板或黑板,以便展示故事内容和讨论结果。
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环节(5分钟)
1.创设情境:播放一段班级活动的视频,引导学生回忆和分享自己在班级中的有趣经历。
2.提出问题:同学们,你们在班级里发生过哪些有趣的故事呢?你们觉得班级生活有哪些值得记录下来呢?
3.学生回答:教师总结并引入本节课的主题——我们班里故事多。
二、讲授新课(15分钟)
1.教师讲解:介绍班级故事的重要性,引导学生认识到班级故事是班级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2.举例说明:分享一些班级中的经典故事,让学生了解班级故事的基本要素和创作方法。
3.学生讨论:分组讨论,让学生在小组内分享自己的班级故事,并总结故事中的关键点和感人之处。
三、巩固练习(15分钟)
1.练习创作:学生根据小组讨论的内容,独立创作一个班级故事,要求内容生动、情节完整。
2.小组展示:每组选派代表进行故事展示,其他小组进行点评和评价。
3.教师点评:针对学生的创作,给予鼓励和指导,强调故事创作中的细节和表达技巧。
四、课堂提问(5分钟)
1.提问:同学们,在创作班级故事时,你们遇到了哪些困难?如何解决的?
2.学生回答:教师总结并给予解答,强调故事创作中的关键点和注意事项。
五、师生互动环节(10分钟)
1.教师提问:同学们,你们认为班级故事对班级文化有哪些积极影响?
2.学生回答:教师总结并引导学生认识到班级故事对于增强班级凝聚力、培养团队精神的重要性。
3.教师提问:同学们,你们觉得如何让班级故事更加生动有趣?
4.学生回答:教师总结并给出建议,如加入幽默元素、运用比喻等修辞手法。
六、核心素养拓展(5分钟)
1.教师提问:同学们,在创作班级故事的过程中,你们培养了哪些能力?
2.学生回答:教师总结并强调学生在创作过程中培养的观察力、表达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七、总结与作业布置(5分钟)
1.教师总结: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班级故事的重要性。
2.作业布置:请同学们回家后,与家人分享自己在班级中的有趣故事,并尝试创作一个简短的班级故事。
教学时长:45分钟
教学资源拓展
1.拓展资源:
-班级故事集:收集整理学生创作的班级故事,形成班级故事集,让学生阅读和欣赏。
-班级活动照片:收集班级活动的照片,制作成电子相册,让学生回顾班级生活的点滴。
-儿童文学作品:选取一些与班级生活相关的儿童文学作品,如《小王子》、《夏洛的网》等,引导学生从文学作品中汲取灵感。
2.拓展建议:
-家校合作:鼓励家长参与班级故事创作,共同记录和分享家庭与学校生活的美好瞬间。
-社会实践:组织学生参观社区、博物馆等地,观察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