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商是两位数的除法》(说课稿)-2024-2025学年四年级上册数学浙教版
授课内容
授课时数
授课班级
授课人数
授课地点
授课时间
课程基本信息
1.课程名称:《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商是两位数的除法》
2.教学年级和班级:四年级
3.授课时间: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
4.教学时数:1课时
核心素养目标
1.培养学生运用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升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2.引导学生通过探究、合作,体验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发展学生的数学抽象和逻辑推理能力。
3.强化学生数感、符号意识和空间观念,提高学生的几何直观和运算能力。
学情分析
四年级学生在学习除法时,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能够进行一位数除多位数的除法运算。然而,当除数是两位数时,学生对商是两位数的除法运算往往感到困难,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知识层面:学生对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运算规则理解不够深入,容易在计算过程中出现错误,如忘记从高位开始除或计算过程中出现进位错误。
2.能力层面:学生在进行除法运算时,缺乏灵活运用运算定律解决问题的能力,计算速度较慢,准确率不高。
3.素质层面:部分学生缺乏自主学习能力,对数学学习兴趣不高,容易产生畏难情绪,影响学习效果。
4.行为习惯: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注意力容易分散,合作学习意识不强,难以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
针对以上学情,本节课将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1.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2.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强化学生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沟通能力。
4.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有所收获。
教学资源准备
1.教材:确保每位学生都备有《数学》四年级上册教材,以便跟随教学进度进行学习。
2.辅助材料:准备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相关图片、图表,以及商是两位数的除法实例视频,以增强直观教学效果。
3.教学工具:准备计算器、小黑板等教学工具,便于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和展示。
4.教室布置:布置教室,设置讨论区,确保学生能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并预留实验操作台,便于学生动手实践。
教学过程设计
1.导入新课(5分钟)
-教师通过提问:“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习了哪些除法运算?你们觉得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运算有什么特别之处?”来激发学生的思考。
-展示一组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算式,引导学生回顾一位数除多位数的除法运算方法。
-提出问题:“如果除数是两位数,我们应该如何进行除法运算呢?”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商是两位数的除法》。
2.讲授新知(20分钟)
-教师展示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算式,引导学生观察并总结出计算步骤。
-通过实例讲解,让学生理解如何从高位开始除,如何处理进位问题。
-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如何将除法运算与实际问题相结合。
-教师演示除法运算的步骤,并让学生跟随操作,加深对运算过程的理解。
-通过多媒体资源展示商是两位数的除法实例,让学生直观感受运算结果。
3.巩固练习(10分钟)
-教师布置几道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学生完成后,教师选取几道题目进行讲解,强调易错点和注意事项。
-学生之间互相检查作业,教师巡视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4.课堂小结(5分钟)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运算步骤。
-强调学生在实际运算中要注意的事项,如从高位开始除、正确处理进位等。
-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练习,提高运算能力。
5.作业布置(5分钟)
-教师布置适量的课后作业,包括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练习题和实际问题解决题。
-强调作业的重要性,要求学生认真完成,并按时提交。
-提醒学生如有疑问,可以在课后向教师请教。
学生学习效果
学生学习效果
在本节课的学习后,学生方面取得的效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知识掌握:
-学生能够熟练掌握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运算规则,理解并能够正确执行从高位开始除的步骤。
-学生能够正确处理除法运算中的进位问题,避免计算错误。
-学生能够将除法运算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如计算商品价格、分配任务等。
2.能力提升:
-学生在解决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问题时,计算速度和准确率有所提高。
-学生能够运用数学知识进行简单的逻辑推理,提高了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生在小组讨论和合作学习中,提升了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3.思维发展:
-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分析和综合,发展了数学抽象思维。
-学生在探究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了创新思维和批判性思维。
-学生能够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提高了思维的灵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