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新同学》说课稿-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
授课内容
授课时数
授课班级
授课人数
授课地点
授课时间
教材分析
《认识新同学》说课稿-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
本课选自统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是学生在小学阶段的首次语文学习内容,旨在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同学关系,培养团结互助的精神。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和故事,引导学生学会认识新同学,建立友谊,符合一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实际需求。
核心素养目标分析
本课旨在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通过学习,学生能够运用简单的语言介绍自己和他人,增进彼此了解,学会尊重和友善地对待新同学,培养初步的合作意识和集体荣誉感。同时,通过参与互动活动,提升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为今后的语文学习打下良好基础。
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重点一:学生能够熟练运用“我”和“我们”进行自我介绍,表达自己的姓名、年龄和兴趣爱好。
-重点二:学生能够听懂并理解新同学的自我介绍,并能够用简洁的语言回应。
2.教学难点:
-难点一:如何让学生在紧张的氛围中大胆地进行自我介绍。教师可以通过创设轻松的游戏环境,如“我说你猜”等,让学生在游戏中逐渐放松,勇敢表达。
-难点二:学生如何在倾听他人介绍时保持礼貌和专注。教师可以通过示范和指导,让学生学会倾听的技巧,如点头、微笑和适时提问。
-难点三:如何引导学生用简单、准确的语言描述自己和新同学。教师可以通过提供关键词和句型模板,帮助学生构建语言框架,提高表达的清晰度和流畅度。
教学资源准备
1.教材:确保每位学生都有统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教材,以便于课堂阅读和练习。
2.辅助材料:准备与新同学相关的图片,如不同性格特征的人物形象,以及介绍自己的关键词卡片。
3.教学工具:准备小黑板或白板,用于展示自我介绍的模板和关键词。
4.教室布置:设置小组讨论区,方便学生进行互动交流,并在教室一角布置展示墙,用于展示学生的自我介绍成果。
教学过程
1.导入(约5分钟)
-激发兴趣:教师通过讲述一个关于友谊的故事,引导学生思考新同学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兴趣。
-回顾旧知:教师提问:“大家还记得上学期的自我介绍吗?谁能给大家分享一下?”帮助学生回顾自我介绍的相关知识。
2.新课呈现(约10分钟)
-讲解新知:教师通过PPT展示“认识新同学”的标题,讲解认识新同学的意义和目的,让学生了解本节课的主题。
-举例说明:教师结合教材中的图片和故事,举例说明如何用简洁的语言介绍自己和他人。
-互动探究:教师引导学生分组讨论,每组选派一名代表进行自我介绍,其他组员倾听并给予反馈。
3.巩固练习(约20分钟)
-学生活动:学生按照教师提供的自我介绍模板,用“我”和“我们”进行自我介绍,并尝试向新同学介绍自己。
-教师指导:教师巡视课堂,观察学生的自我介绍情况,给予个别指导,确保学生掌握自我介绍的方法。
-小组活动: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相互介绍,巩固所学知识,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4.课堂总结(约5分钟)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认识新同学的重要性。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教师给予点评和鼓励。
5.作业布置(约5分钟)
-教师布置作业:让学生回家后向家人介绍自己在学校的新同学,并尝试用今天所学的方法进行自我介绍。
-教师强调作业要求,提醒学生注意语言表达的清晰和准确。
(以下为详细教学过程)
1.导入(约5分钟)
教师讲述关于友谊的故事,如《小王子》中的小王子和他的玫瑰花,引导学生思考新同学的重要性。
提问:“你们觉得新同学对我们来说有什么意义?”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新同学可以帮助我们学习新知识,共同成长,友谊的力量是巨大的。”
2.新课呈现(约10分钟)
-讲解新知:教师通过PPT展示“认识新同学”的标题,讲解认识新同学的意义和目的。
-举例说明:教师结合教材中的图片和故事,举例说明如何用简洁的语言介绍自己和他人。
-互动探究:教师引导学生分组讨论,每组选派一名代表进行自我介绍,其他组员倾听并给予反馈。
3.巩固练习(约20分钟)
-学生活动:学生按照教师提供的自我介绍模板,用“我”和“我们”进行自我介绍,并尝试向新同学介绍自己。
-教师指导:教师巡视课堂,观察学生的自我介绍情况,给予个别指导,确保学生掌握自我介绍的方法。
-小组活动: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相互介绍,巩固所学知识,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4.课堂总结(约5分钟)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认识新同学的重要性。
提问:“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今天我们学习了如何认识新同学,如何用简洁的语言介绍自己和他人,希望大家在今后的学习中能够运用所学,建立良好的同学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