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四年级数学下册五小数(小数的性质(一))说课稿西师大版
授课内容
授课时数
授课班级
授课人数
授课地点
授课时间
设计意图
本节课以“小数的性质(一)”为主题,旨在让学生理解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并能运用这一规律进行简单的计算。通过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感受数学的应用价值,培养他们观察、比较、分析问题的能力。
核心素养目标
培养学生数感,使他们能够理解小数点位置变化对数值大小的影响,提升数学抽象能力。发展逻辑推理能力,通过探究小数性质,让学生学会用数学语言表达规律。同时,增强应用意识,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会到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
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重点:理解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
难点:运用小数性质进行简单的计算,并解决实际问题。
解决办法: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观察小数点移动前后数值的变化,帮助学生理解小数性质。在练习环节,设计不同层次的问题,让学生逐步掌握小数性质的应用。同时,结合生活实例,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加深对小数性质的理解和运用。突破策略包括小组合作学习,通过讨论和交流,共同解决难题,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方法与手段
教学方法:
1.讲授法:结合实际案例,讲解小数性质的基本概念和规律,帮助学生建立清晰的知识体系。
2.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鼓励他们提出问题,分享见解,增强合作学习氛围。
3.演示法:通过实物演示或多媒体展示,直观地展示小数点移动的效果,加深学生的理解。
教学手段:
1.多媒体课件:使用PPT展示小数点移动的动画效果,增强学生的视觉体验。
2.实物教具:利用小数点移动教具,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直观感受小数性质。
3.网络资源:引入与教材内容相关的在线资源,拓宽学生的学习渠道。
教学过程设计
1.导入新课(5分钟)
(1)情境导入:展示生活中常见的商品价格,如0.99元、1.99元等,引导学生观察小数点及其后的数字,提问:“你们知道这些小数有什么特点吗?”
(2)揭示课题:通过学生的回答,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小数的性质(一)”。
(3)激发兴趣:提出问题:“小数点位置移动会对小数的大小产生什么影响?”激发学生探究新知识的兴趣。
2.讲授新知(20分钟)
(1)探究小数点位置移动的规律:
-创设情境:展示一系列小数,如0.1、0.01、0.001等,引导学生观察小数点位置移动对小数大小的变化。
-学生操作:让学生动手操作,将小数点向左或向右移动,观察小数大小的变化。
-总结规律:引导学生总结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
(2)运用小数性质进行计算:
-讲解:通过实例讲解如何运用小数性质进行简单的计算,如加法、减法等。
-练习:布置一些简单的计算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的小数性质进行计算。
(3)解决实际问题:
-展示生活实例:如购物时的找零、计算税费等,让学生运用小数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学生实践:让学生独立完成实际问题,巩固所学知识。
3.巩固练习(10分钟)
(1)基础练习:布置一些基础的小数性质计算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2)应用练习:设计一些与生活实际相关的问题,让学生运用小数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3)小组竞赛: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小数性质计算竞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课堂小结(5分钟)
(1)回顾: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的小数性质,强调小数点位置移动对小数大小的影响。
(2)总结:总结小数性质的应用场景和计算方法,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
5.作业布置(5分钟)
(1)布置课后练习:让学生完成课后练习册中的小数性质计算题。
(2)拓展作业:布置一些与生活实际相关的问题,让学生运用小数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3)预习下一节课:提示学生预习下一节课的内容,为接下来的学习做好准备。
知识点梳理
1.小数的定义与组成
-小数是由整数部分、小数点和小数部分组成的数。
-整数部分可以是任何整数。
-小数点用来分隔整数部分和小数部分。
-小数部分由若干个数字组成,每个数字的位置代表其对应的分数位(十分位、百分位、千分位等)。
2.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的小数大小变化
-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小数扩大10倍。
-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小数扩大100倍。
-小数点向右移动三位,小数扩大1000倍。
-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小数缩小10倍。
-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小数缩小100倍。
-小数点向左移动三位,小数缩小1000倍。
3.小数的性质
-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小数点向右移动或向左移动,小数的大小会按照移动的位数成倍增加或减少。
4.小数的比较
-比较小数大小时,先比较整数部分,整数部分大的小数就大。
-如果整数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