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清华版信息技术小学三年级上册新授课第8课小鸡水墨画——“刷子”工具说课稿
科目
授课时间节次
--年—月—日(星期——)第—节
指导教师
授课班级、授课课时
授课题目
(包括教材及章节名称)
全国清华版信息技术小学三年级上册新授课第8课小鸡水墨画——“刷子”工具说课稿
设计意图
本节课以“小鸡水墨画”为主题,旨在引导学生运用“刷子”工具进行水墨画创作,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水墨画的基本特点,掌握“刷子”工具的使用方法,并尝试独立完成一幅具有中国特色的水墨画作品。
核心素养目标分析
本节课旨在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包括信息意识、计算思维、数字化学习与创新、信息社会责任等方面。学生通过水墨画创作,提升审美感知和创造力,增强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尊重;通过操作“刷子”工具,锻炼动手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合作学习中,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和信息社会责任感。
学情分析
三年级学生正处于形象思维发展阶段,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心,对艺术创作有浓厚的兴趣。在知识方面,学生已具备一定的信息技术基础,能够使用鼠标进行简单的操作。在能力上,学生具备基本的绘画基础,但绘画技能尚待提高。在素质方面,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创新思维和审美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行为习惯上,部分学生可能存在注意力不集中、耐心不足等问题,影响课程学习效果。针对这些特点,本节课将结合水墨画创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互动式教学,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审美能力,同时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为后续信息技术课程的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教学资源准备
1.教材:确保每位学生人手一册全国清华版信息技术小学三年级上册教材。
2.辅助材料:准备水墨画相关图片、水墨画创作视频、水墨画名作展示等。
3.实验器材:准备电脑、鼠标、绘图软件等信息技术设备,确保运行正常。
4.教室布置:设置分组讨论区,提供画纸、墨水、毛笔等绘画工具,营造水墨画创作氛围。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老师展示一幅水墨画作品,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这幅画是什么类型的吗?它是用什么工具画的呢?”
2.学生回答后,老师总结:“这幅画是水墨画,它是用毛笔和墨水在宣纸上创作的。”
二、新授内容
1.老师介绍“刷子”工具的使用方法,讲解如何调整刷子的粗细、压力和颜色。
2.学生跟随老师操作电脑,尝试使用“刷子”工具进行简单的绘画练习。
3.老师示范如何使用“刷子”工具创作水墨画,强调注意线条的流畅和墨色的变化。
三、实践操作
1.学生分组进行水墨画创作,每组选择一个主题,如“小鸡水墨画”。
2.老师巡视指导,针对学生的操作问题进行个别辅导。
3.学生在创作过程中,注重线条的流畅和墨色的变化,尝试运用不同的笔触表现物体的质感。
四、展示交流
1.学生完成作品后,展示自己的水墨画,分享创作心得。
2.同学们互相评价,指出作品中的优点和不足,提出改进建议。
3.老师总结学生的作品,强调水墨画的创作技巧和审美标准。
五、巩固练习
1.老师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运用“刷子”工具创作一幅自己的水墨画作品。
2.学生根据老师的指导,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创作,提高自己的绘画技能。
六、课堂小结
1.老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水墨画的特点和“刷子”工具的使用方法。
2.学生回顾所学知识,分享自己的收获和体会。
3.老师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探索水墨画的魅力,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和绘画技巧。
七、拓展延伸
1.老师推荐一些水墨画名作和画家,引导学生了解中国传统文化。
2.学生课后阅读相关资料,进一步了解水墨画的历史和艺术价值。
3.老师组织学生参加学校举办的水墨画展览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水墨画的魅力。
知识点梳理
1.水墨画的简介
-水墨画是中国传统绘画的一种形式,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水墨画的创作工具主要包括毛笔、墨水、宣纸等。
2.毛笔的使用方法
-了解毛笔的种类和特点,如硬毫、软毫、兼毫等。
-学习如何正确握笔,掌握笔的弹性和力度。
-掌握不同笔触的表现方法,如中锋、侧锋、点染等。
3.墨水的基本知识
-了解墨水的种类,如墨汁、墨块等。
-学习如何调制墨水,掌握墨色的深浅变化。
-了解墨水在绘画中的作用,如渲染、勾勒等。
4.宣纸的特性与选择
-了解宣纸的种类,如生宣、熟宣、半熟宣等。
-学习如何选择合适的宣纸进行创作。
-了解宣纸对水墨画效果的影响。
5.水墨画的基本技法
-学习线条的基本技法,如起笔、转折、收笔等。
-掌握墨色的变化技巧,如浓墨、淡墨、焦墨等。
-熟悉泼墨、泼彩、点染等特殊技法。
6.水墨画创作的步骤
-学习构图的基本原则,如平衡、对比、统一等。
-掌握起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