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作:我来编童话》第一课时(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统编
版语文三年级上册
课题:
科目:班级:课时:计划1课时
教师:单位:
一、课程基本信息
1.课程名称:《习作:我来编童话》第一课时
2.教学年级和班级:三年级上册
3.授课时间:2023年9月15日上午8:30-9:15
4.教学时数:1课时
二、核心素养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童话的基本特征,掌握编写童话
的基本方法,学会观察和想象,培养创新思维。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发挥想象力,创作
出有趣的童话故事,提高写作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培养对童话的热爱,增强对文学
作品的欣赏能力,激发创作热情,培养良好的道德情操。
三、学情分析
三年级的学生正处于儿童阶段,他们的思维活跃,好奇心强,想象力丰富,喜欢听故
事、讲故事。在语文学习方面,他们已经掌握了一定的词汇和句式,具备一定的阅读理
解能力,但写作能力还有待提高。
本节课所教授的内容是《习作:我来编童话》,这一内容与学生的兴趣和需求密切相
关。学生喜欢听童话故事,对童话世界充满好奇。通过学习编写童话,学生可以充分发
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将心中的童话世界表达出来。
在知识方面,学生已经学习了一些童话故事,对童话的基本特征有了一定的了解。他们
知道童话故事通常包含一些神奇的元素,如魔法、精灵、魔法物品等。他们还了解童话
故事中的人物形象,如善良的公主、勇敢的王子、邪恶的巫婆等。这些知识为学生编写
童话提供了基础。
在能力方面,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力和想象力。他们能够观察周围的事物,发现
其中的特点和规律。同时,他们也能够想象出一些新奇的事物和情景。这些能力为学生
编写童话提供了支持。
在素质方面,学生具备了一定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他们愿意与同学一起分享自己的
想法,互相帮助,共同完成任务。这些素质为学生编写童话提供了良好的氛围。
然而,学生在写作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一些学生可能词汇量不够丰富,导致写作时表
达不够准确;一些学生可能缺乏写作技巧,导致作文结构不够清晰;一些学生可能缺乏
想象力,导致作文内容不够丰富。这些问题可能会影响学生对课程的学习效果。
针对以上学情分析,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应该是帮助学生掌握编写童话的基本方法,提高
他们的写作能力。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周围的事物,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培养他
们的创新思维。同时,教师还可以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让学生互相分享自己的想
法,提高他们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通过这样的教学活动,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掌
握本节课的内容,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
四、教学方法与策略
1.讲授法:教师通过讲解童话的基本特征、编写童话的基本方法等内容,帮助学生建
立知识框架。同时,通过讲解一些经典的童话故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讨论法: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观察到的有趣事物,激发学
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在讨论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发挥想象力,
创作出有趣的童话故事。
3.案例分析法:教师选择一些优秀的童话作品,与学生一起分析其中的故事情节、人
物形象、语言表达等方面的特点。通过案例分析,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童话的创作方
法。
4.项目导向学习:教师将编写童话作为一个项目,让学生在小组内分工合作,共同完
成一个童话故事的创作。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提供一些指导性的建议,帮助学生克
服写作中的困难。
5.角色扮演法: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扮演童话故事中的角色,进
行情景对话。通过角色扮演,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童话中的人物形象,提高自己的表达
能力。
6.游戏法:教师设计一些与童话相关的游戏,如“童话接龙”、“童话角色猜猜猜”
等,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提高学习兴趣。
7.教学媒体和资源:教师利用PPT、视频、在线工具等教学资源,展示童话故事、编写
童话的示例等内容,丰富教学形式,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以适应学生
的需求。同时,教师还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学效
果。
五、教学流程
(一)课前准备(预计用时:5分钟)
学生预习:
教师发放预习材料,引导学生提前了解童话创作的基本方法,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