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12-逆推问题
小升初数学思维拓展典型应用题专项训练
(知识梳理+典题精讲+专项训练)
1、逆推问题。
逆推问题还可称为还原问题,解答这类问题时,要根据题意的叙述顺序,由后向前逆推计算。
2、解题方法。
(1)要根据题意的顺序,从最后一组数量关系逆推至第一组数量关系,这就是逆推法中去处顺序的逆推含义。
(2)原题相加,逆推用减;原题相减,逆推用加;原题相乘,逆推用除;原题相除,逆推用乘,这就是逆推法中计算方法的逆运算含义。
【典例一】一根绳子,第一次剪去一半,第二次剪去4米,最后剩下2米.原来绳长
()米.
【分析】根据题干分析可得,这根绳子的一半就是4+2=6米,据此再乘2就是绳子的长度.
【解答】解:(4+2)×2=12(米);
答:这根绳子原来长12米.
故答案为:12.
【典例二】陈丽和张燕合搬40本书,陈丽抢先拿了若干本,张燕看陈丽拿了太多,就要了陈丽拿的本数的一半,陈丽不肯,张燕就还给了她10本,这时陈丽比张燕多拿2本书。最初陈丽拿了多少本书?
【解答】解:
(本
(本
(本
答:最初陈丽拿了22本书。
【点评】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是抓住最后得到的数量,从后先前进行推理,根据加减乘除的逆运算思维进行解答。
【典例三】有一堆西瓜,第一次取了全部的一半少3个,第二次取了余下的一半多2个,第三次取了余下的一半,这时还有5个西瓜,问原来有几个西瓜?
【分析】此题从后向前推算,根据“第三次取了余下的一半,这时还有5个西瓜”,可知5个正好是第二次余下的一半,因此第二次余下:(个;根据“第二次取了余下的一半多2个,剩下10个”,也就是说个正好是第一次余下的一半,因此第一次余下:(个;再根据“第一次取了全部的一半少3个,剩下24个”,可知原有西瓜个,解决问题.
【解答】解:
(个答:原来有42个西瓜.
一.选择题(共8小题)
1.某水果店运来一批水果,第一天卖出了一半,第二天卖出了剩下的一半,这时这批水果还剩52千克。这批水果原来一共有千克。
A.104 B.156 C.208
2.一条毛毛虫从幼虫长到成虫,每天长大一倍,22天能长到20厘米,当长到5厘米时,需要用天。
A.21 B.20 C.19 D.18
3.一堆西瓜,第一次卖出总个数的又6个,第二次卖出余下的又4个,第三次又卖出余下的又3个,正好卖完,这堆西瓜原有个.
A.27 B.28 C.29 D.30
4.池塘里的睡莲每天以2倍的速度增长,经过8天就可以长满整个池塘,第天长满半个池塘.
A.4 B.7 C.5 D.6
5.有砖26块,兄弟二人争着去挑。弟弟抢在前面,刚摆好砖,哥哥赶到了。哥哥看弟弟挑的太多,就抢过一半。弟弟不肯,又从哥哥那儿抢走一半。哥哥不服,弟弟只好给哥哥5块,这时哥哥比弟弟多挑2块。问最初弟弟准备挑多少块?
A.16 B.15 C.14 D.13
6.甲、乙、丙三人钱数各不相同,甲最多,他拿出一些钱给乙和丙,使乙和丙的钱数都比原来增加了两倍,结果乙的钱最多;接着乙拿出一些钱给甲和丙,使甲和丙的钱数都比原来增加了两倍,结果丙的钱最多;最后丙拿出一些钱给甲和乙,使甲和乙的钱数都比原来增加了两倍,结果三人钱数一样多了。如果他们三人共有81元,那么三人原来的钱分别是多少元?
A.20,11,50 B.19,7,55 C.12,9,60 D.11,15,55
7.智慧老人心里想了一个数,给这个数乘2,再加上20,等于80,智慧老人想的数是
A.30 B.40 C.50
8.丽丽、小军、小明三人手中各有苹果若干个。现在丽丽把手中苹果的一部分分给小军,使得小军的苹果个数变为原来的2倍,小军在得到苹果后再将手中的一部分分给小明,使得小明的苹果个数变为原来的2倍。这样一来,3人手中的苹果就一样多了。如果在分的过程中,每人手中的苹果都是整数个。那么三人手中的苹果总数至少是个。
A.6 B.9 C.12 D.15
二.填空题(共8小题)
9.池塘里的浮萍每天增加一倍,10天刚好长满整个池塘.长了天时间浮萍的面积刚好占池塘面积的.
10.盒子里有80枚白子和50枚黑子。每次取走3枚白子,同时放入2枚黑子,像这样取放次后,白子与黑子正好相等。
11.某种细菌在培养的过程中,每半小时分裂一次,每次一分为二,若这种细菌由1个分裂到16个,那么这个过程要经过小时。
12.小明的爸爸李师傅是有名的拉面师傅,他特别擅长做拉面,拉出来的面条很细很细。他每次做拉面的步骤是这样的:先将面团搓成一个1.2米长的圆柱形面棍,然后对折,拉长到1.2米;再对折,再拉长到1.2米,再对折这样一直重复下去,最后拉出的面条粗细(直径)只有原来的,最后李师傅拉出的这些细面条总长是米。
13.一根丝带先用去一半,再用去剩下的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