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6~9的加、减法》(说课稿)-2024-2025学年一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2024)
课题:
科目:
班级:
课时:计划3课时
教师:
单位:
一、教学内容
本节课是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材第二单元《6~9的加、减法》的内容。本单元主要围绕6~9的加法和减法展开,包括6~9的加法、减法的基本计算方法,以及加减法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将掌握6~9的加减法计算方法,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二、核心素养目标
1.发展数感:通过操作活动,学生能感知6~9的加、减法运算规律,增强对数字关系的理解。
2.培养符号意识:通过使用数学符号,学生能准确表达加、减法运算过程,提高符号运用能力。
3.增强应用意识: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学生能将加减法应用于生活,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培养逻辑推理:通过观察、比较、分析,学生能逐步形成加、减法运算的逻辑推理能力。
三、学习者分析
1.学生已经掌握了哪些相关知识:
学生在进入一年级之前,可能已经对数字有一定的认识,能够识别1~5的数字,并具备简单的计数能力。然而,对于6~9的数字和相应的加减法运算,学生可能还没有系统的学习,因此对这一范围内的数字和运算规则较为陌生。
2.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力和学习风格:
一年级学生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心,对数学活动也表现出一定的兴趣。他们的学习能力主要体现在模仿和直观操作上,通过动手操作和游戏活动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学习风格上,部分学生可能更倾向于视觉学习,通过观察和模仿来学习;而另一部分学生可能更倾向于动手操作,通过实际操作来加深理解。
3.学生可能遇到的困难和挑战:
在学习6~9的加减法时,学生可能会遇到以下困难:一是对数字6~9的认读和书写可能不够熟练;二是理解加法和减法的概念和运算规则可能存在困难;三是将加减法应用于实际问题解决时,可能会缺乏逻辑推理能力。此外,学生可能对抽象的数学符号感到不适应,需要通过具体实例来帮助理解。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教学方法:
1.演示法:通过实物演示和教具操作,直观展示6~9的加减法运算过程,帮助学生建立直观印象。
2.游戏法:设计趣味数学游戏,如“猜数字”、“加减法接力”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参与度。
3.合作学习法: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共同解决加减法问题,培养合作精神和交流能力。
教学手段:
1.多媒体课件:利用PPT展示加减法算式和图片,增强视觉效果,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教学软件:运用数学教学软件,提供互动练习,让学生在游戏中巩固加减法知识。
3.实物教具:使用计数器、数字卡片等教具,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体验加减法的运算过程。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老师角色: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学习新的数学知识,关于6~9的加减法。大家还记得我们在之前的课程中学过的1~5的加减法吗?今天我们将继续探索更大的数字,学习6~9的加减法。
2.学生学习:同学们,是的,老师。我们之前学过1~5的加减法,现在要学习更大的数字。
3.老师角色:很好!那么,我们先来回顾一下1~5的加减法,看看你们还记得哪些运算规则。
4.学生学习:老师,我知道1+2=3,2+3=5,3+4=7,4+5=9。还有,5-1=4,4-2=2,3-3=0,2-1=1。
5.老师角色:非常好,同学们的记忆力真不错!现在,让我们来迎接新的挑战,学习6~9的加减法。
二、新课讲授
1.老师角色:首先,我们来学习6的加法。请大家拿出练习本,写下以下算式:
-6+1=?
-6+2=?
-6+3=?
-6+4=?
-6+5=?
请大家独立完成,完成后举手。
2.学生学习:同学们,我已经写完了。6+1=7,6+2=8,6+3=9,6+4=10,6+5=11。
3.老师角色:很好,大家都能正确地完成这些加法算式。接下来,我们来做一些减法练习:
-10-6=?
-9-6=?
-8-6=?
-7-6=?
-6-6=?
同学们,这次也要独立完成,完成后举手。
4.学生学习:老师,我已经写完了。10-6=4,9-6=3,8-6=2,7-6=1,6-6=0。
5.老师角色:太棒了,大家都能熟练地完成加减法运算。现在,让我们来做一个游戏,看看谁能够更快地完成。
6.游戏环节:老师准备一些卡片,上面写有6~9的数字和相应的加减法算式。学生轮流抽取卡片,完成算式后,将卡片贴在黑板上。最快完成的学生将获得小奖励。
三、巩固练习
1.老师角色:同学们,现在我们来进行一些巩固练习。请大家拿出练习本,完成以下练习题:
-7+2=?
-8-3=?
-9+4=?
-6-5=?
-7+1-2=?
请大家在小组内讨论,互相帮助,完成练习。
2.学生学习:同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