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语文上册课文721《狐假虎威》同步说课稿新人教版五四制
授课内容
授课时数
授课班级
授课人数
授课地点
授课时间
教材分析
二年级语文上册课文721《狐假虎威》同步说课稿新人教版五四制。本节课选自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第七课,是一篇充满寓意的经典寓言故事。通过讲述狐狸借助老虎的威势欺压百兽,最终被识破的故事,旨在让学生了解寓言故事的特点,培养学生阅读理解和想象能力,同时传达出诚信、勇敢、智慧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核心素养目标分析
二、核心素养目标分析。本节课旨在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和语言建构与运用能力。通过学习《狐假虎威》,学生能够体会寓言故事的语言特点,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同时,引导学生思考故事中的道德寓意,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增强文化自信和道德判断力。
学习者分析
1.学生已经掌握了哪些相关知识:二年级学生对寓言故事有一定的认知基础,他们可能已经接触过一些简单的寓言故事,对故事的结构和寓意有所了解。在阅读《狐假虎威》之前,学生可能已经具备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能够识别故事中的角色和事件。
2.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力和学习风格:二年级学生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对动物故事尤其感兴趣。他们的学习能力强,善于模仿和记忆,但注意力集中时间较短。学习风格上,部分学生可能更倾向于通过图画和声音来理解故事,而另一部分学生可能更习惯于文字阅读。
3.学生可能遇到的困难和挑战:在阅读《狐假虎威》时,学生可能会遇到生字词、理解故事深层含义以及将故事与实际生活相联系等困难。此外,由于寓言故事中往往包含道德教育,学生可能需要教师的引导来理解和接受故事中的寓意。
教学方法与手段
教学方法:
1.讲授法:结合生动的语言和肢体动作,讲述《狐假虎威》的故事,引导学生进入故事情境。
2.讨论法:在故事结束后,组织学生围绕故事中的角色和事件进行讨论,鼓励他们表达自己的看法。
3.情景模拟:让学生分组扮演故事中的角色,通过角色扮演来加深对故事情节和人物性格的理解。
教学手段:
1.多媒体展示:利用图片、动画等多媒体资源,直观地呈现故事场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互动软件:使用互动教学软件,设计小游戏和问答环节,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积极性。
3.课本辅助:通过课本插图和文字,引导学生观察细节,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教学过程设计
1.导入新课(5分钟)
(1)教师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回忆已学过的寓言故事,如《乌鸦喝水》、《亡羊补牢》等,激发学生对寓言故事的兴趣。
(2)教师简要介绍《狐假虎威》的作者和故事背景,引起学生的好奇心。
(3)播放《狐假虎威》的故事音频,让学生初步感受故事情节。
2.讲授新知(20分钟)
(1)教师带领学生阅读课文,边读边讲解生字词,如“狐”、“假”、“威”等,确保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2)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分析故事中的角色、情节和寓意。
(3)教师讲解故事中的道理,如诚信、勇敢、智慧等,让学生明白故事的教育意义。
(4)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故事情节和人物性格。
(5)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如果自己是故事中的角色,会怎么做?培养学生换位思考的能力。
3.巩固练习(10分钟)
(1)教师提问:故事中的狐狸为什么能威吓百兽?老虎又为什么怕狐狸?
(2)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教师点评并总结。
(3)教师出示相关练习题,如填空、选择题等,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4)学生独立完成练习,教师巡视指导。
4.课堂小结(5分钟)
(1)教师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故事中的道理。
(2)引导学生谈谈自己对故事的感受,分享学习心得。
(3)教师总结:诚信、勇敢、智慧是我们应该具备的品质,希望大家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都能做到。
5.作业布置(5分钟)
(1)让学生课后复述《狐假虎威》的故事,锻炼口语表达能力。
(2)让学生思考:在生活中,我们如何做到诚信、勇敢、智慧?
(3)布置课后阅读任务,推荐学生阅读其他寓言故事,拓宽知识面。
学生学习效果
学生学习效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阅读理解能力的提升:通过学习《狐假虎威》这篇寓言故事,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故事情节,识别故事中的角色和事件,提高阅读理解能力。他们学会了如何从文字中提取信息,理解故事背后的道理,这对于他们今后阅读其他文学作品和理解复杂文本都具有重要意义。
2.语言表达能力的增强:在课堂讨论和角色扮演活动中,学生有机会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受。通过这些互动,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得到了锻炼,他们学会了如何用恰当的语言描述故事情节,阐述自己的理解,这对于提高他们的语言组织能力和沟通技巧非常有帮助。
3.价值观的形成:寓言故事往往蕴含着深刻的道德寓意。《狐假虎威》通过狐狸借助虎威欺压百兽,最终被识破的故事,让学生认识到诚信、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