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第26课 《好的故事》说课稿 -2024-2025学年语文六年级上册统编版.docx
文件大小:16.26 KB
总页数:4 页
更新时间:2025-04-03
总字数:约3.3千字
文档摘要

第26课《好的故事》说课稿-2024-2025学年语文六年级上册统编版

学校

授课教师

课时

授课班级

授课地点

教具

设计意图

本节课旨在通过解读《好的故事》,让学生感受作品的艺术魅力,体会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通过分析课文,引导学生学习作者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同时,结合六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情感共鸣。

核心素养目标分析

本课旨在培养学生的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以及文化传承与理解等核心素养。通过阅读《好的故事》,学生将学习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提升语言表达能力;通过分析故事情节,锻炼逻辑思维和批判性思维能力;通过欣赏作品的意境,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文化认同感;通过了解作品背后的文化背景,增强文化传承意识。

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重点:

1.理解《好的故事》的主题思想,把握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2.学习并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提升语言表达能力。

难点:

1.深入分析作品中的象征意义,理解作者的情感表达。

2.将作品中的美好愿景与现实生活相结合,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解决办法:

1.通过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方式,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

2.结合课文注释和教师讲解,帮助学生掌握修辞手法的运用。

3.设计拓展活动,如写作练习,让学生将所学运用到实际创作中,增强对作品主题的感悟和表达。

教学资源准备

1.教材:确保每位学生都有《好的故事》的教材,包括课文、注释和课后习题。

2.辅助材料:准备与课文内容相关的图片、视频,以及展示作者生平和创作背景的资料。

3.教学工具:准备黑板或电子白板,用于展示分析图表和写作指导。

4.教室布置:设置分组讨论区,方便学生互动交流;准备书写工具,以供学生写作练习使用。

教学过程设计

1.导入新课(5分钟)

-教师展示《好的故事》的封面,引导学生观察并分享对故事的好奇和期待。

-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这个故事的名字吗?它想要告诉我们一个怎样的故事呢?

-引导学生回忆阅读课文的过程,简要概述故事情节,为后续学习做铺垫。

2.讲授新知(20分钟)

-教师带领学生逐段阅读课文,注意引导学生关注作者的修辞手法和情感表达。

-对比分析故事中的人物形象和现实生活中的类似人物,引导学生思考作者想要传达的社会意义。

-讲解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结合具体例子,让学生学会运用这些手法进行写作。

-通过小组讨论,让学生分析作品的象征意义,探讨作者的情感表达。

3.巩固练习(10分钟)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选取课文中的一个片段,运用所学的修辞手法进行改写,增强语言表达效果。

-各小组派代表展示改写成果,教师点评并给予反馈。

-针对学生的改写,引导他们总结修辞手法在写作中的运用,提高写作能力。

4.课堂小结(5分钟)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引导学生反思:通过学习《好的故事》,我们学到了哪些写作技巧?如何将这些技巧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

5.作业布置(5分钟)

-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以《好的故事》为素材,写一篇读后感,表达自己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作业要求:字数不限,内容要真实、感人,体现自己的思考和感悟。

-提醒学生注意写作规范,如标点符号的使用、错别字的避免等。

拓展与延伸

1.提供与本节课内容相关的拓展阅读材料:

-《鲁迅全集》中的其他短篇小说,如《阿Q正传》、《故乡》等,让学生进一步了解鲁迅的创作风格和社会背景。

-《呐喊》中的散文诗集《野草》,通过阅读鲁迅的散文诗,引导学生体会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对生命的深刻思考。

-《朝花夕拾》中的散文,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让学生了解鲁迅的童年生活,感受其作品中的真挚情感。

2.鼓励学生进行课后自主学习和探究:

-组织学生开展“鲁迅作品中的社会现象”主题讨论,让学生结合时代背景,分析作品中的社会问题。

-引导学生查阅资料,了解鲁迅的生平事迹,撰写一篇关于鲁迅的传记或评论文章。

-鼓励学生尝试创作短篇小说,以鲁迅作品中的主题为灵感,锻炼自己的写作能力。

3.结合教材知识点,进行以下拓展活动:

-探究鲁迅作品中的象征手法,如“阿Q”这一形象所代表的深层含义。

-分析鲁迅作品中的人物塑造,探讨其人物性格的形成和发展。

-通过对比阅读,比较鲁迅与其他作家的作品,如茅盾、巴金等,了解不同作家的创作风格和艺术特色。

4.结合现实生活,引导学生思考以下问题:

-鲁迅作品中的社会现象在当今社会是否依然存在?如何应对这些问题?

-鲁迅作品中的价值观对当代青年有何启示?

-如何在现实生活中践行鲁迅倡导的人道主义精神?

5.利用网络资源,开展以下实践活动:

-组织学生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