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语文上册课文26一封信说课稿新人教版
课题:
科目:
班级:
课时:计划3课时
教师:
单位:
一、教材分析
二年级语文上册课文26《一封信》是一篇充满童趣和想象力的童话故事。通过讲述小明写给小兔的一封信,让学生了解信的基本格式和书写方法,培养孩子们的书写兴趣和表达能力。本课内容与课本紧密相连,贴近学生生活,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核心素养目标
培养学生正确的书写习惯,提高学生的汉字书写能力和信件格式认知。增强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通过童话故事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友谊的珍视。同时,提升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合作学习意识,培养学生在交流中倾听与表达的能力。
三、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重点:1.理解信件格式,正确书写信封和信纸;2.体会童话故事中的想象力和表达方式。
难点:1.学生对信件格式的理解与实际操作结合;2.在童话故事中感受情感,并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
解决办法:1.通过示范和互动,让学生直观学习信件格式;2.分步骤指导,让学生在书写过程中逐步掌握格式;3.结合童话故事,引导学生体会情感,鼓励学生用简单的语言表达感受。突破策略:设置情境模拟,让学生实际写信,并在课堂上分享,以实践促进理解。
四、教学资源
1.软硬件资源:电子白板、笔记本电脑、打印机、彩色卡纸、信封、信纸、彩色笔。
2.课程平台:学校教学资源库、班级微信群。
3.信息化资源:童话故事音频、信件格式模板图片。
4.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实物教具(信封、信纸)、角色扮演道具。
五、教学过程
1.导入(约5分钟)
-激发兴趣:教师通过讲述一个关于写信的小故事,引起学生的兴趣,提问:“你们有没有写过信?信里都写了些什么?”
-回顾旧知:教师引导学生回顾之前学过的关于书信的知识,如信封的格式、如何称呼对方等。
2.新课呈现(约20分钟)
-讲解新知:教师详细讲解信件的基本格式,包括信封的写法、信纸的排版和内容的组织。
-举例说明:教师展示一封完整的信件,并解释每个部分的作用和书写规范。
-互动探究:教师提出问题,如“如果小明要给小兔写信,他应该写些什么?”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
3.巩固练习(约15分钟)
-学生活动:学生分组,每组准备一张信纸和一张信封,按照刚才学习的格式尝试写信。
-教师指导:教师在学生写信的过程中巡回指导,纠正格式错误,鼓励学生发挥想象。
4.情境模拟(约10分钟)
-教师设置一个情境,如“如果今天是你的生日,你想给好朋友写一封信,你会写些什么?”
-学生根据情境进行写信练习,教师挑选几封有代表性的信件进行展示和评价。
5.课堂总结(约5分钟)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学到的知识,强调信件格式的重要性。
-学生分享自己的写信心得,教师给予积极的反馈。
6.作业布置(约5分钟)
-教师布置作业:学生回家后,给父母或者老师写一封感谢信,表达自己的感激之情。
-教师提醒学生注意信件的格式和内容,鼓励学生在实践中不断提高自己的书写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以下几点: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不同的学生适当的指导和帮助。
-创设真实的学习情境,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和应用知识。
-定期进行评价,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调整教学策略。
-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学习。
六、拓展与延伸
1.提供与本节课内容相关的拓展阅读材料:
-《信鸽传书的故事》:介绍信鸽在历史上传递信件的作用,以及现代社会中邮政系统的发展。
-《我的第一封信》:一本儿童书信创作的入门书籍,提供写信的技巧和实例。
-《邮政博物馆导览》:通过博物馆的导览材料,了解邮政历史和文化。
2.鼓励学生进行课后自主学习和探究:
-学生可以尝试收集不同类型的信件,如明信片、贺卡等,了解它们的特点和用途。
-引导学生调查自己所在社区或学校中邮政服务的现状,了解邮递员的工作内容。
-鼓励学生创作自己的童话故事,以信件作为故事线索,提高学生的创作能力和想象力。
-学生可以尝试用电子邮件或社交媒体与远方的朋友或家人进行交流,体验现代通信方式。
-组织学生进行“小小信使”活动,模拟古代信使的角色,体验传递信件的过程。
-通过互联网资源,让学生了解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书信文化,拓宽学生的国际视野。
3.结合教材知识点,进行以下拓展活动:
-结合《一封信》中的童话元素,设计一个“写信给未来的自己”的活动,让学生思考未来可能的变化和期待。
-利用信件作为载体,开展“环保宣传”活动,让学生写一封信给政府或企业,提出环保建议。
-通过阅读《信鸽传书的故事》,引导学生思考科技发展对传统通信方式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