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7、8的乘法口诀求商(说课稿)-2024-2025学年二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
主备人
备课成员
设计意图
本节课以二年级下册人教版数学《用7、8的乘法口诀求商》为教学内容,通过结合乘法口诀与实际问题的解决,培养学生运用乘法口诀进行除法计算的技能,同时提升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活动将贴近学生生活,以游戏和练习为主要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能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新知识。
核心素养目标
1.培养学生运用数学语言表达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数学表达素养。
2.通过实际操作和游戏,增强学生的数学思维,提高逻辑推理能力。
3.引导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数学应用意识,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学情分析
二年级的学生正处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阶段,对抽象的数学概念理解有限。本节课的主题“用7、8的乘法口诀求商”要求学生能够将已学的乘法口诀应用于除法计算,这对二年级学生的计算能力和逻辑思维提出了较高要求。
在知识方面,学生在一年级下学期已经学习了表内乘法,掌握了7、8的乘法口诀,但如何将乘法口诀转换为除法计算是本节课的重点。学生的能力方面,部分学生可能能够熟练地进行乘法口诀的运用,但将这种能力迁移到除法计算时可能存在困难。
素质方面,二年级学生的注意力集中时间有限,容易受到外界干扰,因此在课堂教学中需要注重教学的趣味性和互动性,以维持学生的注意力。此外,学生的行为习惯也是影响学习效果的重要因素,部分学生可能存在依赖性强、缺乏独立思考等问题,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给予适当引导和鼓励。
综合以上分析,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应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实际水平,通过丰富的教学活动和多样的练习形式,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用7、8的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同时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具准备
多媒体
课型
新授课
教法学法
讲授法
课时
第一课时
步骤
师生互动设计
二次备课
教学方法与策略
1.采用直观教学法,通过实物操作和图示演示,帮助学生直观理解乘法口诀与除法的关系。
2.运用游戏化教学,设计“乘法口诀接龙”等游戏,让学生在趣味活动中巩固乘法口诀,并练习求商。
3.采用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小组讨论中互相启发,共同解决用7、8的乘法口诀求商的问题。
4.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展示动态的除法过程,帮助学生建立直观的数学模型。
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环节(5分钟)
1.创设情境:教师展示一幅描绘农场动物们排队等待分食物的图片,提问:“如果每只小鸡分到3颗玉米,那么7只小鸡一共会分到多少颗玉米呢?”
2.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用乘法口诀来解决这个问题,激发学生对新知识的兴趣。
二、讲授新课(10分钟)
1.教师讲解7的乘法口诀,通过手指游戏帮助学生记忆。
2.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7的乘法口诀应用于除法计算,例如:7乘以多少等于56?
3.教师演示如何用7的乘法口诀求商,以24除以7为例,引导学生观察并总结规律。
三、巩固练习(15分钟)
1.小组合作: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提供不同的除法题目,要求学生运用7的乘法口诀求商。
2.学生展示:每组选派代表展示解题过程,其他小组进行评价和补充。
3.教师点评:对学生的解题过程进行点评,纠正错误,强调重点。
四、课堂提问(5分钟)
1.教师提问:“用7的乘法口诀求商时,如果除数是8,我们应该怎么计算呢?”
2.学生回答,教师点评并总结。
五、师生互动环节(10分钟)
1.教师提问:“同学们,你们觉得用乘法口诀求商有什么好处呢?”
2.学生自由发言,教师引导学生认识到乘法口诀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便利性。
3.教师提问:“如果遇到一个除数是7或8的除法题目,我们应该怎么做?”
4.学生回答,教师总结并强调乘法口诀在除法计算中的重要性。
六、创新教学环节(5分钟)
1.教师展示一个用7的乘法口诀求商的动画,让学生观察并总结规律。
2.学生模仿动画,尝试自己用7的乘法口诀求商。
七、总结与拓展(5分钟)
1.教师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用7的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
2.教师提出拓展问题:“如果遇到一个除数是7或8的除法题目,但题目中包含了加法或减法,我们应该怎么处理?”
3.学生思考并回答,教师点评并总结。
教学时间:45分钟
学生学习效果
学生学习效果
1.**知识掌握方面**:学生能够熟练运用7和8的乘法口诀进行除法计算,理解并掌握了乘法口诀与除法之间的关系,能够独立解决简单的除法问题。
2.**计算能力提升**:学生的计算速度和准确性有所提高,特别是在进行乘法口诀的运用上,学生的计算错误率明显降低。
3.**逻辑思维能力增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通过分析和解决问题,逻辑思维能力得到了锻炼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