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第1单元 第10课时计算器(说课稿)-2024-2025学年四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docx
文件大小:22.29 KB
总页数:3 页
更新时间:2025-04-03
总字数:约3.37千字
文档摘要

第1单元第10课时计算器(说课稿)-2024-2025学年四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主备人

备课成员

设计意图

本节课设计意图在于帮助学生掌握计算器的使用方法,提高计算速度和准确性。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在数学学习中更加高效地运用计算器,为后续学习打下坚实基础。同时,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核心素养目标

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通过计算器操作培养数感和运算能力。提升学生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力,学会在数学问题解决中运用计算器工具。增强学生合作探究意识,通过小组活动共同完成任务,提高问题解决能力。

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重点一:掌握计算器的基本操作,包括开机、关机、数字输入、基本运算符的使用等。

-重点二:能够根据数学题目选择合适的计算器功能,如加减乘除、平方根、百分比等。

-重点三:熟练运用计算器进行多位数的计算,理解并运用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

2.教学难点

-难点一:理解并运用计算器进行复杂运算时,如何正确选择和组合计算器功能。

-难点二:在多位数计算中,如何正确处理进位和借位,确保计算结果的准确性。

-难点三:在实际应用中,如何判断何时使用计算器,何时使用手算,培养良好的计算习惯。例如,在解决实际问题如购物计算、时间计算时,学生可能难以判断何时需要使用计算器辅助计算。

学具准备

多媒体

课型

新授课

教法学法

讲授法

课时

第一课时

步骤

师生互动设计

二次备课

教学资源准备

1.教材:确保每位学生拥有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材,包含计算器使用相关内容。

2.辅助材料:准备计算器使用说明图、四则运算示例图表以及相关教学视频,帮助学生直观理解。

3.实验器材:准备学生用计算器,确保每个小组都有足够数量,且功能正常。

4.教室布置:设置分组讨论区,每个小组配备实验操作台,方便学生动手操作和小组合作。

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环节(5分钟)

-教师通过提问:“同学们,你们在日常生活中都用到过计算器吗?它是怎么帮助我们的?”

-学生分享使用计算器的经验。

-教师展示不同类型的计算器,激发学生对计算器的好奇心。

-引入本节课的主题:“今天我们来学习如何正确、高效地使用计算器。”

(二)讲授新课(15分钟)

1.计算器基本操作(5分钟)

-教师演示计算器的开机、关机、数字输入、运算符使用等基本操作。

-学生跟随教师操作,逐步熟悉计算器。

-学生练习操作,教师巡视指导。

2.四则运算的应用(5分钟)

-教师讲解如何使用计算器进行简单的四则运算。

-学生举例说明如何将数学题目转化为计算器操作步骤。

-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教师点评。

3.复杂运算的处理(5分钟)

-教师展示多位数的混合运算,讲解如何正确处理进位和借位。

-学生分组讨论,尝试解决实际问题。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运算技巧。

(三)巩固练习(10分钟)

1.基本运算练习(5分钟)

-教师分发练习题,学生独立完成。

-学生展示答案,教师点评并纠正错误。

2.应用题练习(5分钟)

-教师给出生活场景中的应用题,学生使用计算器计算。

-学生展示计算过程和结果,教师点评。

(四)课堂提问(5分钟)

-教师提问:“在使用计算器时,你们遇到过哪些问题?”

-学生分享在使用计算器时遇到的困难和解决方法。

-教师针对问题进行解答和指导。

(五)师生互动环节(5分钟)

1.小组讨论(3分钟)

-学生分成小组,讨论如何提高计算器使用效率。

-小组代表分享讨论结果,教师点评。

2.游戏环节(2分钟)

-教师组织“计算器竞赛”,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计算题。

-激励学生积极参与,提高计算速度。

(六)总结与拓展(5分钟)

1.教师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计算器使用的要点。

2.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教师给予鼓励。

3.教师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课后复习巩固。

总用时:45分钟

学生学习效果

学生学习效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操作技能提升:学生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能够熟练掌握计算器的开机、关机、数字输入、运算符使用等基本操作,提高了计算器使用的技能。

2.计算能力增强:学生学会了如何运用计算器进行四则运算,包括简单的多位数计算和混合运算,提高了计算速度和准确性。

3.问题解决能力:学生在实际应用中,能够运用计算器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如购物计算、时间计算等,培养了问题解决能力。

4.学习兴趣激发:通过计算器的学习,学生对数学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提高了学习的积极性。

5.团队合作意识:学生在小组讨论和游戏环节中,学会了与他人合作,共同完成任务,培养了团队合作意识。

6.逻辑思维能力:学生在解决数学问题时,能够运用计算器辅助思考,培养了逻辑思维能力。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