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一年级上册教材分析
白丽霞
一、教材的编排
这一册教材包括入学教育、汉语拼音、识字、课文、语文园地、口语交际等
几部分。入学教育有四幅图,向学生进行爱学校、爱学习的教育。“汉语拼音”13
课,为便于巩固,将13课分为四组,每组之后安排一个复习。“识字”全册共
8课,分两次安排,每次学4课,独立成一组。“课文”全册共20课,5课为
一组,编成四组。为了复习巩固所学内容,进行语文能力的培养,识字和课文
后有练习题。每组“识字”或每组“课文”后安排一个“语文园地”。每个园
地后安排一次“口语交际”,对学生进行听说训练。课文有两块“生字表”。
“生字表(一)”是要求会认的生字,“生字表(二)”是要求会写的生字。
二、教学目标与要求
1.汉语拼音。
学会汉语拼音。能读准声母、韵母、声调和整体认读音节。能准确地拼读音
节,正确书写声母、韵母和音节。能借助汉语拼音认读汉字。学习说普通话。
2.识字、写字。
认识常用汉字400个,写其中100个。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
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能按笔顺规则写字。初步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
写字习惯。
3.阅读。
学习用普通话正确地朗读课文。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学习借助读物
中的图画了解文中的主要内容,了解词和句子的意思。认识逗号、句号、问号
和感叹号。
4.口语交际。
学讲普通话,逐步养成讲普通话的习惯。能认真听别人讲话,努力了解别人
讲话的主要内容。学习与他人交流的能力。与别人交谈,态度要自然大方,有
礼貌。积极参加讨论,对感兴趣的话题能发表自己的意见。
三、教学内容与提示
关于汉语拼音
这册教材仍然安排学习汉语拼音。一是考虑汉语拼音是帮助识字的有效工
具,学会了汉语拼音,将大大提高学生自主识字的能力;另一个原因是汉语拼
音能够帮助方言地区的儿童纠正字音,克服方音,读准汉字,学习说普通话。
汉语拼音部分有13课,4个复习,安排了汉语拼音最基本的内容。
1.内容的组织更加科学。
第一是把声母yw提前和单韵母iuü整合为一课。这一课除了要学习单韵
母iuü,还要学习声母yw,以及整体认读音节yi、wu、yu。这样安排简化头
绪,节省时间,而且能提早出现一些常用音节,便于学生学习、巩固拼音,还
可以提早出现常用汉字。实践证明,这样安排不会加重学生的负担,学生学起
来并不困难。
第二是改变了音节的呈现形式。要求学生拼读的音节,大多是以结果呈现,
减少射线的形式。这样编排的好处是,儿童可以和音节多次见面,加快拼读音
节的熟练程度。
第三是增加了和学生生活紧密联系的内容。每一课中出现的音节词语句子或
儿歌都紧密联系儿童的生活实际。使儿童拼读的音节形象化,有助于巩固音节,
增加与生活的联系,体现在活动中学,在语文实践中学的思想。
2.把学习内容进行有效地整合。
拼音教材所配的插图大都既表音,又表形。这次编写在这一基础上,我们又
进行了一个有益的尝试,那就是把一些图和学习内容有效地整合起来。
3.把学拼音和识汉字有机地结合起来。
在拼音教材中,从第3课学习声母开始出现汉字。在图中或图下,出现了词、
短语或句子。从第3课到第13课,体现了由易到难的编排。
4.在拼音教材中编排了儿歌。
在拼音教材中安排儿歌,不但可以复现音节,巩固拼音,而且可以增加趣味
性,加强语言训练。本册拼音教材的儿歌里红色的音节,都是本课新学的声母
与单韵母相拼的音节,这样更便于巩固拼音。
5.复习巩固形式多种多样。
拼音教材部分安排了4次复习,每个复习5—6题,共21题。采用了多种多
样的形式,复习巩固了所学汉语拼音和汉字。
关于识字、写字
本册教材要求认识400个字,写其中的100个字。
要求认识的字,分别编排在三个部分:一是结合汉语拼音要求认70个字;
二是在识字课中要求认105个字;三是随课文识字,20课共要求认225字。
要求会写的字,分布在识字课和课文的练习中,每课3—4个,共100个。
识字形式多样,主要采用以下几种形式:
1.体现汉字构字规律。
2.韵语识字。
3.事物归类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