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在牛肚子里旅行》(教学设计)-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pdf
文件大小:294.22 KB
总页数:5 页
更新时间:2025-04-03
总字数:约4.57千字
文档摘要

三年级上册语文

《在牛肚子里旅行》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分角色朗读课文时能读出人

物的相应语气。

2.根据课文内容画出红头在牛肚子里旅行的路线图,了解牛反刍

的科学知识。

3.学习从关键词句中体会红头和青头间的真挚友情,激发和培养

想象能力。

教学重点

通过体验朗读、借助关键词句,感受青头和红头的心情变化和它

们之间的深厚友谊。

教学难点

在阅读中感受童话丰富的想象,懂得在危险时刻不慌张,用知识

战胜困难。

一、课前激趣

1.“猜童话”游戏:

孩子们,在最近第三单元的学习中,我们读了不少童话(出示课

本单元导读页),那我们上课前就先来玩个猜童话的游戏怎么样?

第一关看图猜童话:出示《坚定的锡兵》中的插图。

第二关读经典语录猜童话:“只要你是一只天鹅蛋,就算是生

在养鸡场里也没什么关系。”《丑小鸭》

第三关经典道具猜童话:出示“水晶鞋”“南瓜车”图片。《灰

姑娘》

第四关看主人公猜童话:出示红蟋蟀、青蟋蟀、大黄牛图片。《在

牛肚子里旅行》

2.引入课题

没错,它们都是我们今天要继续学习的童话故事《在牛肚子里

旅行》的主人公,小手举起来,和老师一起来写课题,强调“旅”的

写法。(最后两笔要先撇后捺,捺是主笔,要舒展)

二、前情回顾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到了这篇故事的主人公就是这两

只蟋蟀,红蟋蟀的名字叫红头、绿蟋蟀的名字叫青头,红头竟然去哪

里旅行了?孩子你们去牛肚子里旅行过吗?带着这份好奇心,一起来

读一下课题。

听课老师们都很好奇,一只蟋蟀怎么会跑到牛肚子里旅行呢?哪

位同学能用简单的一两句话讲讲旅行之前发生了什么事?

预设(生汇报):红头和青头是一对非常要好的朋友,有一天他

们在玩捉迷藏时,红头躲到一个草堆里时做梦都没有想到,竟然被一

头正在吃草的老黄牛卷到了嘴里。

于是,一场惊心动魄的冒险之旅就此开启。

三、表达训练点——讲清楚

同学们快来跟随着红头的脚步,认真默读7—19自然段,找一找

在牛肚子里旅行时红头都去过哪些地方,请你圈画出来。

预设(生汇报):卷到嘴里(第七段)→吞到肚子里(第十一段)

→从第一个胃到了第二个胃,又从第二个胃回到了牛嘴里→给喷了出

哪位同学试着讲一讲:红头在牛肚子里是怎么旅行的?(一生汇

报)(大屏幕展示牛的肠胃图)

另一生评价:你觉得刚才这位同学讲清楚了没有?问题出在哪里?

那你想不想挑战一下他?先别急,我来给你传授一个法宝,我们怎样

才能把话清楚呢?(板书讲清楚)

(课件出示:先→再→接着→然后→最后),如果用上这样的顺

序词(板书:顺序词),就可以帮你把话讲清楚。顺序词就像串联珍

珠的那根线一样,让零碎的语句变得连贯。

(一生试讲,老师点击课件中的旅行线路)

师评价:是不是比前一位同学更胜一等?但老师觉得还欠一点火

候,是什么呢?

(课件出示:被卷到……→吞进……→从……到……→又

从……回到了……→随着……喷了……)在讲述中,试着加入屏幕

中的关键词(板书:关键词),像“卷”、“吞”这样的动词会让

你的表达更精准,而像“从……到……”这样的方位词可以帮助我们

把红头的旅行路线讲得更清晰。

生练习:同学们不妨都来练习一下,把关键词放入你的话语中。

(生自由练习)哪位同学已经组织好语言了,请上台展示一下。

师评价:因为你讲清楚了,所以同学们听明白了。但是老师还有

一处不明白的地方,为什么红头能从牛的第一个胃返回到牛嘴里呢?

假设红头这会儿在人的肚子里它能脱险吗?为什么?课文中是怎么

说的?(生找出原文段落朗读)

其实,这是一篇科普童话,张之路爷爷把一个深奥的科学知识藏

到了红头的探险过程中,这个科学知识就叫做“反刍”(课件出示:

“反刍”的资料卡),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教师小结:博学而机智的青头特别了解牛的消化系统,并且巧妙

地利用了这个科学原理,抓住了牛将草重新送回嘴里咀嚼的时机,用

蹭的方法引得牛打了一个喷嚏,才让红头化险为夷。它靠的就是知识

的力量(板书: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