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青岛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6.固体液体和气体》教案.pdf
文件大小:172.13 KB
总页数:3 页
更新时间:2025-04-03
总字数:约2.75千字
文档摘要

博学厚德,止于至善

科目三年级科学上册课题6.固体液体和气体课型

备课人课时第一课时新授课

教学目标

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本课时学习让学生对探究物质三态的问题产生浓厚的兴趣。

2.每个学习小组能将本组研究结果与其他小组进行交流。

二、过程与方法

1.学生能通过小组讨论研究的方式方法地对周围常见的物体或物质按照“固

体、液体和气体”的标准进行分类。

2.在实验中学生能利用感官估测物体的质量或体积,对固体的特征有初步认

识。

三、知识与技能

1.学生能通过实验和交流总结出固体的主要性质。(本课时目标)

教学重点、难点

本课时重点:

1.通过观察、实验、比较、分类等多种方法探究固体的主要性质。

2.在拓展学习中利用固体的主要性质解决生活实际问题。

本课时难点:

1.小组实验活动中能够分工明确,团结协作,高效率的完成实验任务。

2.在实验过程中和实验结束后每一个学生和每一个实验小组能够进行充分的

交流。

教学准备

1.学生自己搜集的各种固体,例如:石块、面包、塑料、铁片等。

2.教师准备的导课和实验器具:各种物体:充气的气球、墨水、袋装醋、塑料

梳子、铁勺子、木块、袋装奶等。还有实验要用到的天平或台秤,(根据学校

实际情况决定,要提前教学生使用天平)。

3.自制的多媒体课件。

教学方法:

(1)学生以实验小组的形式组织学习,约6-7个小组,每组7人左右,每个实

验小组的学生坐在一起。

(2)教室有多媒体教学设备。(包括液晶投影仪、电脑、投影幕布)

教学过程

教学活动1

生活情景、问题导入:

教师拿出事先准备好的物品(充气的气球、墨水、袋装醋、塑料梳子、铁

勺子、木块、袋装奶等),提出问题:为这些物品来分分类?怎么分?

2019至2020学年第一学期三年级上册科学第页共页

13

博学厚德,止于至善

请一位学生上台来按自己的想法分类,(由

于让学生提前准备各种固体,

总结学生的分类并引出学习内容,板书课题。

引课环节也可以直接请学生按固体、液体、气体的标准分类。但是教案设

计中的这种引课更有利于锻炼学生的思维。

教学活动2指导自学、合作探究:

一、活动1:引入部分

1.出示活动目标:(1)、将书中20页图片中的物体以及自己由此联想到的物

体按固体、液体和气体分类填入书中圆圈内。(2)、将讨论结果与其他小组交

流。(多媒体出示)

2.学生首先阅读活动目标。然后按小组的形式根据活动目标的要求进行讨论、

分类,并将分类结果记录。教师注意辅导:如果认为某种物体具有多于一种状

态(固体、液体、气体)的特征,那么可以将它填入相应的圆圈的重叠处,例

如:气球可填在气体和固体的圆圈重叠处,沙拉酱可填在固体和液体的圆圈重

叠处。

3.每小组选出自己的发言人代表本小组发表分类结果,并听听其他小组的分类,

与其他小组交流。加深对物体三种状态的认识。

4.教师进行活动总结,及时的给予表扬和鼓励。同时提出:这个活动对物体进

行的分类不是非常严格和规范的,由于同学们年龄比较小,认识有局限性,所

以同学们意识到有固体、液体、气体之分即可。

二、活动2:研究固体的主要性质

1.出示活动目标:(1)、研究固体的几种常见性质,如形状、体积、软硬、质

量等,并在书中做好记录。(2)、将本组研究结果与其他小组交流。(多媒体

出示)

2.学生阅读活动目标并根据活动目标分小组进行实验,记录员做好实验记录。

教师辅导重点:1、天平或台秤的使用。2、对固体的形状、体积、软硬和透明

度的描述。(四年级还没有学体积的计算)

3.实验结束后每小组选发言人发表本小组的实验结果,同时倾听其他小组的实

验结果,进行小组交流。

4.教师进行实验总结,得出固体的主要性质:具有一定的体积,一定的形状,

一定的质量的物体。(多媒体出示)

活动一的目的是让学生意识到有固体、液体和气体之分,物体有时是由不同状

态的物质组成的,对纯净物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