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2025年江西省乐平市职业能力倾向测验事业单位考试(中小学教师类D类)试题学生专用.docx
文件大小:65.28 KB
总页数:52 页
更新时间:2025-04-03
总字数:约2.37万字
文档摘要

2025年江西省乐平市职业能力倾向测验事业单位考试(中小学教师类D类)试题

第一部分单选题(150题)

1、“河洛古国”是距今5300年前后的仰韶文化中晚期巨型聚落遗址,是目前发现的中国农桑文明发展史上时代最早的代表,填补了中华文明起源关键时期、关键地区的关键材料,成为探寻()文明起源过程的一把关键钥匙。

A.黄河流域

B.长江流域

C.辽河流域

D.珠江流域

【答案】:A

2、某员工在一个岗位上已经工作多年,他现在的工作却并不令人满意,上级领导对此也感到十分困惑。你认为对他最好采取的措施是:()

A.与他共同分析原因,寻求改进的措施

B.让他继续留在现岗位,再注意观察一段时间

C.向他转达领导的看法,希望他努力改进工作

D.明确告诉他,若不改进工作,将要被解雇

【答案】:A

3、将下列选项中的词语依次填入各句横线,最恰当的一组是()。

A.规避结余遴选

B.回避节余遴选

C.规避节余筛选

D.回避结余筛选

【答案】:C

4、赛事对于()相当于()对于编辑

A.裁判;书稿

B.运动;校对

C.哨子;文字

D.进取;精确

【答案】:A

5、下列句子中有歧义的一句是()。

A.他只顾埋头看书,丝毫没有感觉到身边有人

B.内涵是指概念所反映的事物或本质

C.刚才打电话来的是我前几天认识的张小明的弟弟

D.你的话对他没有任何作用

【答案】:C

6、中国共产党创建初期,集中主要精力()。

A.发展党的组织

B.领导工人运动

C.进行土地革命

D.开展军事斗争

【答案】:B

7、甲、乙在丙地签订电视机买卖合同,约定在丁地交货,但未约定价格,在履约时遇电视机价格上涨,甲、乙对价格各有异义相持不下,这时,电视机价格应当按照()

A.合同订立时丙地的市场价格执行

B.合同履行时丙地的市场价格执行

C.合同订立时丁地的市场价格执行

D.合同履行时丁地的市场价格执行

【答案】:C

8、当代环境伦理学是一个富有开放性和包容性的新科学,形成了多种理论模式和学说。这些模式、学说既包括现代人类中心主义即浅环境论也包括非人类中心主义即深环境论,还有可持续发展环境伦理观。可持续发展环境伦理观在主张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整体价值观方面与深环境论中的环境整体主义是一致的,不同之处在于可持续发展环境伦理观在强调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基础上,更承认人类度环境的保护作用和道德代理人的责任,以及一定社会中人类行为的环境道德规范。可持续发展环境伦理观对现代人类中心主义和非让人类中心主义采取了一种整合态度。它汲取了生命中心论、生态中心论等非人类中心主义关于“生物/生态具有的内在价值”的思想,承认自然不仅具有工具价值,也具有内在价值,但又不把内在价值仅归于自然自身,而提高为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整体性质。这样,由于人类与自然是一个和谐统一的整体,那么,不仅是人类,还有自然,都应该得到道德的关怀。另一方面,可持续发展环境伦理观在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整体价值观的基础上,承认现代人类中心主义关于人类所持有的“能动作用”,承认人类在这个统一整体中占有得到的代理人和环境管理者的位置。这样,就避免了非人类中心主义在实践中所带来的困难,使之更具有实用性。在共同承认自然的固有价值和人类的实贱能动作用的基础上所形成的人与自然的整体价值观是可持续发展环境伦理观的理论基础。现代生态学和系统科学研究表明,自然界(包括人类社会在内)是一个有机整体,生命系统表现为网络格局。自然界的组成部分,从物种层次、生态系统层次到生物圈层次都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的,任何生物都有内在的目的性,都以其各自的方式在整体生态关系中实现其自然的善。因此,任何生物和自然都拥有其自身的固有价值(固有价值是一种实体为获得自身的善而独立于人类评价这目的的价值)。生物和自然所拥有的固有价值应当是她们享有道德地位并获得岛的关怀,成为道德顾客。可持续发展环境伦理观把道德共同体从人扩大到“人-------------自然”系统,把道德对象的范围从人类扩大到生物和自然,与此同时,由于只有人类才具有实践的能动性,才具有自觉的道德意识,才能进行道德选择和做出道德决定,所以只有人是道德的主体。作为道德代理人的人类,应当珍惜和爱护生物与自然,承

【答案】:B

9、成本:价格与()在内在逻辑关系上最为相似。

A.油耗:功率

B.产量:需求

C.工艺:质量

D.成绩:培训

【答案】:C

10、()对于“演讲”相应于()对于“汇报”

A.激情——详尽

B.举办——常规

C.即兴——旁听

D.专题——请示

【答案】:A

11、政府做出应急救灾决策的前提是信息真实、准确、全面,信息渠道畅通无阻,危机信息传输中的短路与死角必然留下认为的致灾隐患。危机信息应在规